[发明专利]一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8942.4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8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昊;李勇;汪志刚;杨琪;杨开平;乔明明;陈明捷;张森林;彭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88 | 分类号: | G01S17/88;G08B2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人员 安全 距离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现场环境数据;根据现场环境数据勾绘三维电子围栏;建立人体模型,并对人体模型进行数据解算定位;结合人体模型和三维电子围栏进行安全距离监测,并进行预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在高空带电的情况下,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进行有效监测;对带电检修的过程进行预警,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同时监测高效,节省人力资源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网已经日趋复杂和广泛,在电网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或维修。带电作业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高空高危的特殊工种。传统的带电作业和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不足;智能装置、远程管控装置缺乏;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当前带电检修安全防护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和互动化的实际要求;受带电作业复杂现场环境和强电磁场因素的影像,现有的基于现场作业过程中,实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安全监测预警、现场作业管控和远程增段指挥的主动安全防护技术手段,还未能充分支撑带电作业安全保障工作。例如在高空带电环境下,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无有效监测手段,现阶段只能依靠经验判断,难以精准把控安全距离,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人体姿态实时建模,对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实时监测;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的系统,保障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现场环境数据;
S2.根据现场环境数据勾绘三维电子围栏;
S3.建立人体模型,并对人体模型进行数据解算定位;
S4.结合人体模型和三维电子围栏进行安全距离监测,并进行预警。
所述的步骤S1,包括对现场环境进行点云数据采集,获取现场环境的三维模型和位置数据;对于获得的线路本体、通道和重要跨越物的三维矢量线模型,通过基于属性的线转体技术、模型库调取技术及高精度纹理生成技术,建立输电线走廊杆塔组件及交跨物的三维模型。
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将现场环境的三维模型导入为底图,采用绘制工具在现场环境的三维模型上勾绘三维电子围栏。
所述的步骤S3,对人体模型定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对人体重要部位的位置信息实时与三维电子围栏的位置信息进行解算,判断定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固定解;
A2.若存在一个固定解,判断固定解所在的部位;
A3.若存在一个以上固定解,判断头部天线的解算状态。
所述的步骤A1,具体包括若存在固定解,则判断存在固定解的个数;若不存在固定解,此时头部的点为浮点解,则以头部的定位点为起点,向下预设距离后得到的点为球心,绘制球体,并设置预设半径。
所述的步骤A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B1.当头部天线的解算状态为固定解时,以头部天线的定位点为起点,向下预设距离后的点为球心,绘制球体,并设置预设半径;
B2.当脚部的天线存在固定解,则以脚部天线的定位点为起点,向上预设距离后得到的点为球心,绘制球体,并设置预设半径;
B3.当手部的天线存在固定解,则以手部天线的定位点为球心绘制球,并设置预设半径。
所述的步骤A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释型抗冻高强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癌症病人用小剂量负角度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