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1878.7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东;王雄建;徐振强;刘刚;李智;许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本地化 隐私 移动 位置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端及移动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服务器端获取地图数据,对所述地图数据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划分子区域及对应的区域ID;
S200:移动端接收所述第一划分子区域及对应的区域ID,并根据所述移动端的当前位置数据获得移动端的当前所在区域ID;
S300:移动端通过当前所在区域ID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得到经过扰动的位置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00:服务器端对经过扰动的位置数据进行人数统计,得到人数统计结果;
S500:服务器端设定阈值,判断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所述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600;
S600:判断所述统计结果是否达到最小子区域,若是,则进行步骤S700;
S700:发布所述统计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移动端查询当前区域编号请求时,将得到的第一划分子区域及对应的区域ID发送至所述移动端,所述移动端根据第一划分子区域及对应的区域ID查询以及当前所在位置,查询当前所在区域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进行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的具体过程包括:
设A={a1,a2,...,an}为地图经过服务器划分后的区域ID,其中n表示地图经过划分之后的区域总数据;
根据所述S200中移动端得的当前所在区域ID的结果,设ai(1≤i≤n)为当前位置的ID,n维向量L表示任意用户的当前位置,L为位置向量,即:
其中,Lj表示位置向量L中的第j位的值;
对位置向量L进行扰动,在位置向量L中任意用户都使用随机相应的机制进行扰动,即:
其中,f是用来控制隐私保护程度的参数,向量U为永久性随机响应;
通过扰动永久性随机相应U中任意用户来增加随机性:
其中,S为瞬时性随机响应,q、p表示将S中的第k位设置为1的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还包括:所述移动端周期性判断区域ID是否更新,若已更新,则对更新之后的区域ID再次进行扰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0还包括:
用控制隐私保护程度的参数f、概率q以及概率p表示瞬时性随机响应中的值是1的概率,即:
根据公式计算差分隐私ε;
根据差分隐私ε得到每个区域最后的人数统计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0还包括:判断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所述阈值,若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700发布所述统计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移动端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00还包括:所述统计结果没有达到最小子区域,则返回步骤S100将当前区域进行重新子区域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8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