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桁架叠合板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408.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海;曹继涛;邓明科;田婷;余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C5/06;C04B2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桁架 叠合 制作方法 | ||
1.一种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为预设厚度的平板;
多个连接组件,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中,且突出所述底板表面预设距离;
多个第一连接件,沿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且与突出的多个所述连接组件的顶端相连接;
多个桁架,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多个该桁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
钢筋网,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且该钢筋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桁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
多根第一钢筋,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一钢筋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多根第二钢筋,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二钢筋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桁架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桁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介于6mm~20mm之间,相邻所述第一钢筋的间距介于100mm~200mm之间;所述第二钢筋的直径介于6mm~20mm之间,相邻所述第二钢筋的间距介于100mm~2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内;
第三连接件,沿高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三连接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且该第三连接件的顶端突出所述底板表面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介于15~4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长度介于1000mm~12000mm之间,所述底板的宽度介于600mm~6000mm,所述底板的厚度介于4~3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桁架、所述桁架与所述钢筋网、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钢筋网及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所述焊接为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和钢筋气压焊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份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体积含量的辅助组分: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均水平设置,所述上弦杆通过所述腹杆与所述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弦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为波浪形;所述腹杆的多个波峰处分别与所述上弦杆之间焊接,所述腹杆的多个波谷分别与同侧的所述下弦杆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4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