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matK引物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8309.9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硕;沈风娇;白霄霞;李志斌;李琳;赵建成;蒋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郭红伟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杜鹃花 物种 鉴定 matk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DNA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matK引物,所述引物为一对;正向引物matK‑390F的核苷酸序列(5’‑3’)为CGATCTATTCATTCAATATTTC;反向引物matK‑Rh_R的核苷酸序列(5’‑3’)为GCCCGCTATAATAATGAGAAAGAYTTC。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引物对杜鹃花属植物进行扩增时成功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DNA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matK引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杜鹃花属是杜鹃花科中种类最多、特有性极强的大属。杜鹃花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医药价值,市场前景广阔。由于其种类繁多,仅有极少数专家能够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准确鉴定。目前,DNA条形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种(品种)的鉴定工作中,matK就是常用的DNA条形码之一。但前人利用常用的matK引物对杜鹃花属植物进行扩增时,成功率却很低。
刘义梅在《杜鹃花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中,对杜鹃花属38个物种68份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结果显示采用matK序列PCR扩增率过低,“故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排除了matK序列的数据”。Yan L J等在《DNA barcoding of Rhododendron(Ericaceae),thelargest Chinese plant genus in biodiversity hotspots of the Himalaya–HengduanMountains》中,对杜鹃花属植物进行matK序列扩增,使用引物对3F/1R扩增时有16.6%的样本未能利用该引物组合获得高质量的双向序列,使用两次、四引物PCR扩增才获得最终序列。
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扩增成功率高的matK引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matK引物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引物对杜鹃花属植物进行扩增时成功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matK引物,所述引物为一对;
正向引物matK-390F的核苷酸序列(5’-3’)为CGATCTATTCATTCAATATTTC
反向引物matK-Rh_R的核苷酸序列(5’-3’)为GCCCGCTATAATAATGAGAAAGAYTTC。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适用于杜鹃花属物种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杜鹃花属植物标本的总DNA;
S2、引物PCR扩增得到PCR产物,所述引物为:
matK-390F(5’-3’)(CGATCTATTCATTCAATATTTC)
matK-Rh_R(5’-3’)(GCCCGCTATAATAATGAGAAAGAYTTC);
S3、检测PCR扩增结果;
S4、将所述PCR产物进行测序;
S5、将DNA序列进行比对调整;
S6、对调整好的序列进行建树并进行聚类分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用于测序的PCR扩增总反应体积为25μL,其中包括2×Taq MIX 12.5μL,引物各1.25μL,浓度为(30±1)ng/μL的DNA模板2.5μL,加灭菌的超纯水至25μ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4℃退火40s、72℃延伸40s(以上变性、退火、延伸进行34个循环),72℃延伸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8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酸浸液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子级均酐纯度及有机杂质含量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