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8363.5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4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B11/00;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壳体 检测 系统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1)和气密性检测装置(3);
所述定位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对耳机壳体(5)定位的定位件(13),所述定位件(13)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部(131),每个所述定位部(131)均用于容纳一个所述耳机壳体(5);
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3)包括调节组件(31)、气密性检测组件(32)、固定件(33)和三个气缸(34),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用于检测容纳在定位件(13)内耳机壳体(5)的气密性;所述气缸(34)的数量与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的数量相一致,且一个所述气缸(34)与一个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相连通;
所述调节组件(31)包括第一调节组件(311)和第二调节组件(312),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1)用于调节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1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1)和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的位置;其中,每个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检测一个对应耳机壳体(5)的气密性;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1)包括第一活动板(3111)和第二活动板(3112);所述第一活动板(311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31111),所述第二活动板(311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31121);沿着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第一活动板(3111)和第二活动板(3112),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3111)上,所述第一活动板(311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3112)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调节孔(31111)和/或第二调节孔(3112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板(3112)还与所述气缸(34)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12)包括第三活动板(3113)和第四活动板(3114),所述第三活动板(3113)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孔(31131),所述第四活动板(3114)上设置有第四调节孔(31141);所述固定件(33)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动板(3113)上,所述第三活动板(3113)和所述第四活动板(3114)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33)能够沿着第三调节孔(31131)和/或第四调节孔(31141)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的数量和所述定位部(131)的数量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气缸(34)均固定在所述固定件(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包括第三连接件和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的包胶头,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活动板(3111)固定连接,且所述包胶头和所述气缸(34)相连通,以使得所述气缸(34)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包胶头进入待检测的耳机壳体(5)内,进而对耳机壳体(5)进行气密性检测。
5.一种耳机壳体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检测装置(2)、限位装置(4)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的检测系统;
所述限位装置(4)用于限制耳机壳体(5)移动;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2)包括用于检测设置在定位件(13)上的耳机壳体(5)尺寸的尺寸检测组件(22)和用于驱动所述尺寸检测组件(22)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1);
所述尺寸检测组件(22)设置在所述定位件(13)的一侧,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设置在所述定位件(13)的另一侧,使得所述尺寸检测组件(22)检测耳机壳体(5)的尺寸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2)能够检测所述耳机壳体(5)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83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