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逃生平台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3396.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28 | 分类号: | B63B23/28;B63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亚琼 |
地址: | 5114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艇 释放 轨道 逃生 平台 船舶 | ||
本发明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逃生平台及船舶。该救生艇的释放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和气囊。轨道主体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斜坡轨道、转向轨道与水平轨道。斜坡轨道的顶端固定设置于船体,并朝向船体外部倾斜设置。水平轨道位于水面或海面上。气囊设置于水平轨道的下方,且被配置为能够充气膨胀,以支撑水平轨道。通过转向轨道能够改变轨道主体的延伸方向,使得救生艇沿水平轨道滑向水面或海面,并通过在水平轨道上设置膨胀的气囊,对水平轨道起到柔性支撑以及缓冲减震的作用,降低了水平轨道沿竖直方向的上下晃动幅度,避免救生艇与水面或海面接触时发生过大的晃动或颠簸,提高了救生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逃生平台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碰撞暗礁或搁浅会导致船体局部破损,可能会发生船体进水或倾覆的安全事故。因此,船舶一般均配备有救生艇,以供船员逃生。
传统的船舶中,救生艇都在船体的尾部,救生艇直接是从20m~30m的甲板位置直接自由落体下水,降落过程极其危险,救生艇内的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有生命危险。
现有的救生艇通过释放轨道从船上的甲板滑落至水面,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然而,由于救生艇在轨道上快速滑动,具有较快的速度,与水面接触时会发生剧烈的碰撞接触,容易造成救生艇发生剧烈地颠簸,甚至倾覆,危及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以实现救生艇的安全释放,提高救生艇内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平台,以实现救生艇的安全释放,提高救生艇内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实现救生艇的安全释放,提高救生艇内人员的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包括:
轨道主体,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斜坡轨道、转向轨道与水平轨道;所述斜坡轨道的顶端固定设置于船体,并朝向所述船体外部倾斜设置;所述水平轨道位于水面或海面上;
气囊,设置于所述水平轨道的下方,且被配置为能够充气膨胀,以支撑所述水平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包括气体发生部与囊皮,所述气体发生部设置于所述水平轨道的下方,其出气口与所述囊皮连通,所述气体发生部被配置能够在其内部产生气体,并充入所述囊皮中,以使收缩的囊皮发生膨胀。
进一步地,所述斜坡轨道、所述转向轨道与所述水平轨道均包括多个能够依次折叠或展开的伸缩轨,所述伸缩轨包括滑轨与支撑梁,两个所述滑轨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支撑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可调,以调节所述伸缩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包括滑座和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救生艇的支架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轮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支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轮滑动配合的滑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向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支撑连接有所述限位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所述支架之间夹设有滚轮。
一种逃生平台,包括救生艇和上述的救生艇的释放轨道。
一种船舶,包括上述的逃生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芯缩口工装
- 下一篇:一种分区可调限量排放高水压力隧道压力的抗水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