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下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3995.4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冰;陈正康;郝锌;陈海;孙伟元;陈志洋;浦吕春;田欢乐;谭英杰;王晓东;胡洪;胡礼;陈磊;姜煜;卢小勇;敬颐明;曾波;叶家富;张远华;侯娟;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行知;何强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控制 | ||
1.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第二主体部(2)均为管成型件,所述第一主体部(1)包括用于连接球销的第一连接端和设置有第一衬套(3)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主体部(1)为扁平的弯曲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1)沿周向依次包含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与第四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的宽度均大于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宽度,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弯曲结构的外侧,所述第四表面位于弯曲结构的内侧;
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外端设置有第二衬套(4),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内端与第一主体部(1)的中部连接段(106)相焊接,且第二主体部(2)的内端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一连接端设置有球销连接区(107),所述球销连接区(107)内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所对应的管壁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两侧为空心凸起结构(108),所述空心凸起结构(108)包绕于球销连接区(107)边沿,所述连接区内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端从外到内包含有第一节段(101)和第二节段(102);
所述第一节段(101)的第一表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一节段(101)的第三面为凹面结构,所述第二节段(102)的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均为凹面结构,所述第二节段(102)的连接区从外至内逐渐缩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一连接端与中部连接段(106)之间为第三节段(103),所述第三节段(103)为方管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中部连接段(106)的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腰型凹槽(109),所述腰型凹槽(109)的长度方向沿第一主体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中部连接段(106)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第一表面设置有条形凹槽(110),所述条形凹槽(110)沿第一主体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中部连接段(106)与第二连接端之间依次具有第四节段(104)和第五节段(105),所述第四节段(104)与中部连接段(106)相邻,所述条形凹槽(110)从第四节段(104)延伸至第五节段(105);
所述第四节段(104)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侧部凹槽面(111),所述侧部凹槽面(111)为月牙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的第二连接端具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衬套(3)焊接于弧形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的内端沿第一主体部(1)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沿第一主体部(1)厚度方向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和各个节段的周长差异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