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748.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潘华东;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70;G06T7/80;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金玲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机 追踪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各第一图片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基于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对象的运动信息;根据运动信息确定位于搜索区域中的相机为第二相机;对第二相机采集的各追踪对象的各第二图片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各追踪对象的第二特征;基于各追踪对象的第二特征和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的相似度,确定各追踪对象中是否包含目标对象。提高了确定搜索区域的准确性,通过该搜索区域确定的第二相机追踪成功的概率较高,既提高了跨相机追踪的效率,又提高了跨相机追踪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监控摄像机被大量部署在街头,甚至部署在家庭中,以便对一些不法行为和危险事件进行监控。
但是单个监控摄像机的可视范围有限,若目标对象在该监控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内消失后,需要继续确定该目标对象的行踪时,则需要多个监控摄像机对目标对象进行协同接力跟踪,即跨相机追踪。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用以提高跨相机追踪的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用以提高跨相机追踪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相机追踪方法,包括:
对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各第一图片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
基于所述第一相机采集的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信息;
根据所述运动信息确定位于搜索区域中的相机为第二相机;
对所述第二相机采集的各追踪对象的各第二图片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各追踪对象的第二特征;
基于所述各追踪对象的第二特征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的相似度,确定所述各追踪对象中是否包含所述目标对象。
通过第一相机拍摄的目标对象的图片确定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又通过第二相机拍摄的各追踪对象的图片确定追踪对象的第二特征,通过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的比对,确定第二特征对应的追踪对象是否为目标对象。由于目标对象可能换装、遮挡人脸等,或者目标对象可能穿着制服,因此通过服装特征或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追踪的准确性不高。而步态特征一般不易伪装,且步态特征可以远距离识别、不易被目标对象感知,所以引入了步态特征作为比对特征,降低了目标对象换装、化妆或穿着制服等情况下对跟踪准确性的干扰。其次,通过对目标对象的运动信息进行分析,确定一搜索区域,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大范围寻找,因此提高了确定搜索区域的准确性,通过该搜索区域确定的第二相机追踪成功的概率较高,既提高了跨相机追踪的效率,又提高了跨相机追踪的准确性。
可选地,对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各第一图片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特征,包括:
从所述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各第一图片中确定识别图片序列;对所述识别图片序列进行步态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步态特征;
从所述第一相机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各第一图片中确定识别图片;对所述识别图片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特征;
将所述第一步态特征和所述第一图像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第一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