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边部质量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6401.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焦晋沙;霍光帆;曹瑞芳;李树强;李二军;刘伟伟;罗旭烨;陶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27/06;C22C38/02;C22C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质量 牌号 取向 硅钢 热轧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边部质量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生产方法,属于无取向硅钢热轧生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板坯进行第一次粗轧,将第一次粗轧后的板坯进行第二次粗轧,其中,在第二次粗轧机前的立辊上设置立辊润滑装置,所述立辊润滑装置向所述立辊供给的润滑油的油量为100mL/min‑400mL/min;将第二次粗轧后的板坯进行精除鳞、精轧和卷取,获得边部质量合格的热轧卷;保证良好的立辊辊面状态,可有效解决边部粗糙,有效解决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边部粗糙状态,极大的提高了冷轧后工序毛边轧制率,提高了硅钢全工序成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取向硅钢热轧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边部质量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生产技术已成熟稳定,能够批量稳定供货,但其热轧原料卷边部质量状态直接决定着冷轧后工序能否实现毛边轧制。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硅含量1.0%左右,热轧卷侧面边部呈蛇皮状粗糙,这类边部质量缺陷严重影响冷轧酸轧的生产节奏,严重会导致断带。
目前,低牌号无取向硅钢边部粗糙的状态还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完整而有效的控制方法,导致硅钢后工序生产过程中需切边生产,切损居高不下,毛边轧制无法批量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边部质量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生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边部质量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板坯进行第一次粗轧,
将第一次粗轧后的板坯进行第二次粗轧,其中,在第二次粗轧机前的立辊上设置立辊润滑装置,所述立辊润滑装置向所述立辊供给的润滑油的油量为100mL/min-400mL/min;
将第二次粗轧后的板坯进行精除鳞、精轧和卷取,获得边部质量高的热轧卷。
可选的,所述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板坯进行第一次粗轧中,所述第一次粗轧前的立辊的实际过钢量不超过4万吨。
可选的,所述将第一次粗轧后的板坯进行第二次粗轧中,所述第二次粗轧机前的立辊的各道次减宽量控制在≤20mm。
可选的,在所述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板坯进行第一次粗轧前,将板坯进行坯型优化,所述板坯的公称宽度与目标宽度(即热卷订单宽度)的差值控制在0mm-20mm。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第一次粗轧和第二次粗轧过程中,所述第一次粗轧轧制1-3道次,第二次粗轧轧制3-5道次。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次粗轧立辊实际过钢量超4万吨时,所述第一次粗轧轧制1道次,所述第二次粗轧轧制5道次。
可选的,在完成第二次粗轧的所有轧制道次后,将板坯进行空冷,不开启水除鳞。
可选的,所述板坯的公称宽度与目标宽度(即热卷订单宽度)差值控制在40mm-150mm。
可选的,所述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主要成分包括:C元素的质量百分数<0.01%,Si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3%-1.5%,Mn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1%-0.7%。
可选的,所述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板坯进行第一次粗轧中,在第一次粗轧机前的立辊上设置立辊润滑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