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655.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军;周剑光;漆海龙;贾古寨;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翟万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舱换热器(8),用于与环境换热;
第一热交换组件,与所述机舱换热器(8)串联,用于对燃料电池(4)进行冷却或加热;
第二热交换组件,与所述机舱换热器(8)串联,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冷却或者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1)和四通阀(2),所述四通阀(2)的第一口及第四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及进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及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连通,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口与所述机舱换热器(8)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3),所述三通阀(3)的第一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口连通,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连通,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口与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3)的第一口处集成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3)的第一口的开度,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口处集成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口的开度,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口处集成有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三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口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双向膨胀阀(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管路,所述热交换管路布设在所述燃料电池(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二双向膨胀阀(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乘员舱换热器(6),所述乘员舱换热器(6)布置于乘员舱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换热器(6)旁设置有乘员舱鼓风机(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换热器(8)旁设置有机舱风扇(81)。
11.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冷工况:高温高压冷媒经机舱换热器(8)放热冷凝后进入第一热交换组件及第二热交换组件吸热,对燃料电池(4)及乘员舱制冷,冷媒返回所述机舱换热器(8)形成制冷循环;
制热工况:高温高压冷媒进入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及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放热冷凝,对所述燃料电池(4)及所述乘员舱制热,经所述机舱换热器(8)吸热后返回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及所述第二热交换组件形成制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6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牵引绳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塑料遥控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