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颗粒组合双气泡强化油水分离的成套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1023.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王宁;许萧;卢浩;刘懿谦;李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颗粒 组合 气泡 强化 油水 分离 成套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颗粒组合双气泡强化油水分离的成套设备和方法,包括破乳过滤单元和旋流气浮单元,所述破乳过滤单元为亲油疏水纤维过滤器,内部从上至下包括若干级纤维颗粒床,对乳化液聚结破乳分离;所述旋流气浮单元为双气泡喷射旋流式气浮装置,所述气浮装置内设置气浮内筒,所述气浮内筒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级气泡发生器和二级气泡发生器,用于产生气泡群,在气浮作用下油水分离;所述气浮内筒上设有包括卷吸喷嘴的循环喷射机构,在所述气浮内筒中形成旋流场,加速液滴碰撞与分离;通过所述循环喷射机构和一、二级气泡发生器耦合强化油水分离。所述成套设备和方法具有运行稳定,适应性广,油水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海上油气平台,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等场地含油废水处理的一种纤维颗粒组合双气泡强化油水分离的成套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及各类石油衍生品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导致采出液的水油比不断增大,这不仅增加了开采成本,而且造成了大量水体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工业加工等产业排放的含油废水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以及酚、胺、醛酮、有机酸等诸多有毒物质。如果这些含油废水不加以回收,势必对土壤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
根据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可将含油废水分为四种类型: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浮油是油以连续相漂浮在水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浮油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50μm,这种类型的废水易分离;分散油是微小油滴悬浮分散在水中,粒径一般在20~150μm之间,状态不稳定,易受外力作用聚集形成大的油滴,进而转变为游离的浮油,但同时也容易在乳化剂作用下转变成乳化油;乳化油是油滴以乳化的形态存在于水中,油滴的粒径一般为5~20μm,乳化油因含有表面活性剂所以稳定性好,较前两种类型分离难度高;溶解油是油以溶液形式分散在水中,是非常稳定的均相体系,粒径一般小于5μm,溶解油因为粒径极小且极稳定,难以分离。
目前,治理废水油类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法,超声波法,微生物法,吸附法,化学凝聚法,电解法和膜分离技术等。其中,重力分离法是目前处理油水混合最常用的分离方法,能够处理油水中的分散油与浮油,去除油滴粒径大于60μm,可以处理大批量油水混合物,分离效果稳定,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超声波法可以处理油水混合中的分散油和乳化油,去除油滴粒径大于10μm,且分离效果好,但超声波设备价格昂贵,只能处理较少量的油水混合物;采用微生物法,利用食油细菌转化和分解碳氢化合物,将油类转化为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物质,具有清洁环保、效益高等优势,但维持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严格的水温和营养补给等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法的应用;利用吸附法可以处理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油,去除油滴粒径小于10μm,且分离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但吸附设备的投资高,吸附剂再生困难;化学凝聚法可以处理油水中的乳化油,油滴粒径大于10μm,化学凝聚法的油水处理操作简单,技术成熟,但设备占地面积大,要添加大量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电解法可以处理油水中乳化油,滴粒径大于10μm,电解法的除油效率高,操作可持续性强,但耗能高,设备复杂,且电解会产生易爆炸气体H2;膜分离法借助膜的孔径大小,截留大分子、颗粒、胶体等物质,处理油滴粒径0.1nm~10μm,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但其维护成本高,热稳定性差且不耐腐蚀。
针对目前油水分离领域的所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率高,适应性广的强化油水分离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颗粒组合双气泡强化油水分离的成套设备和方法,利用亲疏水纤维过滤器使乳化油聚并实现破乳,并利用双气泡喷射旋流式气浮装置通过卷吸喷嘴在内筒中产生旋流场;通过一、二级气泡发生器产生微气泡,使之与油滴碰撞聚并,将油滴黏附在微气泡上,进一步强化油水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侧面连接锁
- 下一篇:一种铁路驼峰作业自动提钩行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