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及聚氨酯硬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1984.6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东;刘访艺;王希安;许亚军;程栋;钟云;王耀西;高迎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8/22;C08G18/18;C08J9/12;C08J9/14;C08L75/06;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发泡剂 组合 聚氨酯 | ||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及聚氨酯硬泡,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酯多元醇Ⅰ30‑50份;聚酯多元醇Ⅱ30‑40份;聚酯多元醇Ⅲ10‑40份;混合发泡剂10‑15份;催化剂Ⅰ2.5‑3.5份;催化剂Ⅱ1.5‑2.0份;泡沫稳定剂2.5‑3.0份;阻燃剂15‑30份;聚酯多元醇Ⅰ、Ⅱ、Ⅲ总计100份。能达到零DOP、低GWP、成本低、绿色环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该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制备出的聚氨酯硬泡,该聚氨酯硬泡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导热系数低、具有较低的投料密度、出方率高、可以更好的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及聚氨酯硬泡,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硬质泡沫是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发泡剂、催化剂等助剂作用下制得的泡沫制品,保温性能优异,力学性能较好,同时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广泛应用于冰箱、冰柜、热水器、冷库板、管道保温、冷藏集装箱、外墙保温等绝热保温领域。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目前常用的发泡剂主要是HCFC141b、环戊烷和 HFC-365mfc。三种发泡剂各自存在缺点:在采用HCFC141B时,有一定的ODP(臭氧消耗潜值),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HCFC141b于2026年实现全行业完全淘汰。在采用环戊烷时,出方率较低,安全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差;在采用HFC-365mfc制备泡沫时,虽然泡沫的导热系数低,绝热性能较好,但安全系数低,且成本较高,制得的泡沫成本明显增加。为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低导热、零ODP值、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尺寸稳定性好、优异力学性能且出方率高的发泡剂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能达到零DOP、低GWP、成本低、绿色环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该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制备出的聚氨酯硬泡,该聚氨酯硬泡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导热系数低、具有较低的投料密度、出方率高、可以更好的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发泡剂组合聚醚,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酯多元醇Ⅰ 30-50份;
聚酯多元醇Ⅱ 30-40份;
聚酯多元醇Ⅲ 10-40份;
混合发泡剂 10-15份;
催化剂Ⅰ 2.5-3.5份;
催化剂Ⅱ 1.5-2.0份;
泡沫稳定剂 2.5-3.0份;
阻燃剂 15-30份;
所述聚酯多元醇Ⅰ、Ⅱ、Ⅲ总计100份;
所述混合发泡剂为水、甲酸和正戊烷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比为(5-10):(7-12):(80-90);
所述聚酯多元醇Ⅰ为粘度2500-4000mPa·s(25℃检测)、羟值为225-255mgKOH/g的聚酯多元醇,采用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学有限公司聚酯2412;或瑞诺化工有限公司PS2412;
所述聚酯多元醇Ⅱ为粘度10000-30000mPa·s(25℃检测)、羟值为170-205mgKOH/g的聚酯多元醇,采用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学有限公司聚酯1919A;或瑞诺化工有限公司PS3025;
所述聚酯多元醇Ⅲ为粘度2000-4000mPa·s(25℃检测)、羟值为280-330mgKOH/g的聚酯多元醇,采用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学有限公司聚酯3152;或瑞诺化工有限公司PS3152;或南光聚酯有限公司3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1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