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短脉冲除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1490.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单纯玉;李萍;唐玉宁;涂梦婷;刘娟;戴冰钰;王羿霏;鲁翀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短 脉冲 | ||
1.一种超短脉冲除颤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储能电容器和一对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放电开关电路,设置于所述储能电容器和一对所述电极之前,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电容器放电时间;
一升压变压器,设置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和一对所述电极之间,所述升压变压器将所述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升至一预设幅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脉冲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包括:
一第一MOS管,漏极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非同名端连接,源极与所述储能电容器的负极连接;
一放电开关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MOS管的导通或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短脉冲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容器包括:
一电解电容,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一薄膜电容,与所述电解电容并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短脉冲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还包括:
一第一保护二极管,为双向稳压管,一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同名端连接;
一放电电感,与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并联;
所述放电开关控制模块对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控制模式采用如下方式:
设除颤放电时刻为t0,放电期间为t1,放电结束的时刻为t2,则:
在时刻t0,将所述第一MOS管接通,所述储能电容器中的电荷经所述放电电感施加在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原边上,在所述升压变压器副边形成除颤电压电流,所述电压电流在一对所述电极之间形成脉冲电场;
在时刻t0至t1期间,在所述升压变压器副边输出单极性除颤脉冲,同时在所述放电电感中存储预设的能量;
在时刻t1,将所述第一MOS管断开,在所述升压变压器副边产生一个负向波,致使形成准双相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短脉冲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还包括:
一第二MOS管,漏极与所述升压变压器原边同名端连接,源极与所述储能电容器的负极连接,栅极与所述放电开关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一第二保护二极管,为双向稳压管,一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一第三保护二极管,为双向稳压管,一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储能电容器的正极还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中间抽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短脉冲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控制模块对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控制模式采用如下方式:
设除颤放电时刻为t0,放电期间为t1、t2,放电结束的时刻为t3,则:
在时刻t0,将所述第二MOS管接通,将所述第一MOS管断开,放电电流由所述储能电容器经所述升压变压器、所述第二MOS管后回流到所述储能电容器,所述升压变压器原边电压等于所述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在所述升压变压器副边上生成高压方波;
在时刻t1,将所述第二MOS管断开,将所述第一MOS管断开;
在时刻t2,将所述第一MOS管接通,将所述第二MOS管断开,放电电流由所述储能电容器经所述升压变压器、所述第一MOS管后回流到所述储能电容器,在一对电极上输出负脉冲;
在时刻t3,将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均断开,除颤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1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