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NA四面体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3708.5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心;许伟颖;黄加栋;王玉;张曼茹;江龙;王业茹;孙文玉;李静静;徐婉晴;朱志学;刘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na 四面体 检测 曲霉 毒素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DNA四面体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赭曲霉毒素A的适配体Apt、DNAzyme发夹H、触发链T、连接探针LP、挂锁探针PP、PBS缓冲液、DNA聚合酶、Mg2+,银簇链AgNC以及形成四面体的DNA链S1、S2、S3、S4和封闭链B;
所述赭曲霉毒素A的适配体Apt的序列为SEQ ID No:1;
所述DNAzyme发夹H的序列为SEQ ID No:2;
所述触发链T的序列为SEQ ID No:3;
所述连接探针LP的序列为SEQ ID No:4;
所述挂锁探针PP的序列为SEQ ID No:5;
所述银簇链AgNC的序列为SEQ ID No:6;
所述S1的序列为SEQ ID No:7;
所述S2的序列为SEQ ID No:8;
所述S3的序列为SEQ ID No:9;
所述S4的序列为SEQ ID No:10;
所述封闭链B的序列为SEQ ID No:11;
所述挂锁探针PP的5’端磷酸化处理;所述的S2、S3、S4链的3’端修饰有巯基-SH,目标物为赭曲霉毒素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DNAzyme发夹H经过催化裂解释放触发链T,在电极上依次进行链置换暴露DNA四面体封闭链B、滚环扩增反应产生大量银簇链AgNC结合区域和银簇催化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电化学信号。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环状模板CT的构建与银簇链AgNC的制备;所述环状模板CT通过挂锁式探针PP和连接探针LP在T4 DNA连接酶的辅助下杂交而成;所述银簇链AgNC通过AgNC核酸序列、AgNO3溶液通过NaBH4还原得到;
(2)对电极进行预处理;
(3)DNA四面体制备及其修饰到电极表面;
(4)均相反应产生电极反应的触发链T;
(5)电极上的链置换、环状模板CT的捕获及滚环扩增反应及其产物对银簇链的捕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过程为:电极在氧化铝浆中进行抛光处理,直到呈镜面,用PBS和二次水反复冲洗;所述步骤(2)的电极为金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DNA四面体的制备过程为:将等摩尔量的DNA四面体五条链混合在TM缓冲液中,反应,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修饰到电极表面的过程为:将制备好的DNA四面体与三(2-羧乙基)膦TCEP注入电极,在室温下反应过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均相反应的过程为:
a.将赭曲霉毒素A的适配体和DNAzyme发夹H,灭菌,振荡,水浴锅中保持,形成H-Apt探针后冷却至室温;
b.取灭菌水,5×PBS缓冲液,步骤a的H-Apt探针,Mg2+,5 µL赭曲霉毒素A于灭菌的离心管中,振荡,孵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过程为:取触发链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10×RCA buffer、环状模板CT、dNTP以及银簇链AgNC,滴加到步骤(3)的电极上,然后将电极继续放在37℃的恒温箱中4h,清洗。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品、环境中赭曲霉毒素A上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Ag/AgCl为参比电极,以Pt电极为对电极,电位设置为0到-0.7 V,脉冲宽度0.05 V,扫描速率为0.05 s,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读取电信号的变化,检测待测目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37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