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显示系统、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2998.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震;姚琪;吴慧利;何伟;徐胜;李士佩;黎午升;袁广才;董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曹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显示系统、显示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学传感单元至少围绕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相邻两侧,光学传感单元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光学传感单元,通过第一扫描线驱动光学传感单元的开启。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扫描线,即光学传感单元的采样频率与第一扫描线的刷新频率正相关,因此光学传感单元的采样频率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够降低追踪人眼动态的延迟率,提高确定用户眼睛的注视方向的变化趋势的精准度,能够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显示系统、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追踪人眼动态的显示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现有具有追踪人眼动态的显示产品,多是通过红外摄像机捕捉用户眼睛反射的红外光线,经过分析红外光线推测出用户眼睛的主视方向的变化趋势。
但是,在通过分析用户眼睛反射的红外光线推测出用户眼睛的主视方向的变化趋势的过程中,由于红外摄像机帧速、图像处理算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现有显示产品追踪人眼动态的延迟率较大,无法精确确定用户眼睛的注视方向的变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显示系统、显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显示产品追踪人眼动态的延迟率较大,无法精确确定用户眼睛的注视方向的变化趋势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传感区域;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光学传感单元,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且光学传感单元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传感区域内;光学传感单元至少围绕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相邻两侧;
第一扫描线、第一数据线和第一晶体管,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光学传感单元,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光学传感单元,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
控光结构,位于光学传感单元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控光结构设置有透光单元,透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光学传感单元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处理器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第一处理器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在注视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清晰度,高于在除注视区域之外的其它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清晰度。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眼镜和上述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设备;
眼镜包括透镜和环绕透镜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过眼睛的反射后入射到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透镜与显示面板具有设定距离,发光单元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制备第一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第一晶体管和光学传感单元,使得光学传感单元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传感区域内,且使得光学传感单元至少围绕设置在显示区域的相邻两侧,传感区域围绕显示区域;使得光学传感单元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扫描线;
将控光结构置于光学传感单元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使得控光结构的透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光学传感单元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第五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