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1299.5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翊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13 | 分类号: | C12Q1/68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何叶喧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mrna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1)将供试mRNA与DNA探针杂交;(2)进行RNase酶解;(3)进行DNase酶解;(4)进行毛细管电泳,计算加帽效率。DNA探针为单链DNA分子,由15‑25个核苷酸组成,与供试mRNA的5’UTR中的特异区段反向互补;特异区段位于供试mRNA的5’UTR的5’末端第10‑85位核苷酸区间中。RNase具有特异性切割由DNA和RNA形成的杂合双链中的RNA的功能。本发明为mRNA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个高效、低成本的加帽率的快速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尤其适用于mRNA疫苗的加帽效率的质控检测。
背景技术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突变,预防性疫苗的开发尤为重要。自病毒爆发以来,美国BioNtech/Pfizer和Moderna公司首次推出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作为应对突发疫情的有效手段,mRNA疫苗获得了FDA和EMA批准,目前已在北美和欧洲广泛接种。mRNA疫苗是采用体外转录技术,依赖T7 RNA聚合酶以及DNA模板,在体外环境中转录出mRNA序列,可大量表达目的蛋白。mRNA的主要结构包括5’Cap、5’UTR、ORF区、3’UTR以及polyA尾(示意图见图1),除了5’Cap,其他结构均可直接构建在质粒模版上,通过体外转录完成扩增,唯独帽结构需要单独连接在mRNA上。在真核细胞中,细胞会在自身转录出来的mRNA的5’端加入一个7-甲基鸟苷的帽子结构,即m7GPPPN结构,它能够结合翻译元件介导蛋白翻译过程,同时防止mRNA被核糖核酸外切酶降解。
目前的RNA加帽方案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牛痘病毒加帽酶以及甲基转移酶对体外转录出来的mRNA进行Cap1修饰,该方法操作步骤多且成本较高;另一种是TriLink公司研发的CleanCap帽结构,可在体外转录反应过程中将其掺入至RNA,能形成94%含有Cap1结构的mRNA,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论应用上述的任一方案,都存在一个加帽效率问题。加帽效率直接决定着mRNA的表达水平,所以在mRNA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每批产品加帽效率。目前,现有技术中检测加帽效率的方法主要包括LC-MS检测法以及qSL-RT-PCR法。LC-MS检测法分析精度准,但实验周期长、价格较高。qSL-RT-PCR法同样存在操作周期较长的问题,而且精度较差。因此,开发一个操作周期较短、检测灵敏度高的加帽效率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RNA加帽效率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供试mRNA与DNA探针杂交;
(2)进行RNase酶解;
(3)进行DNase酶解;
(4)进行毛细管电泳,计算加帽效率。
具体的,所述RNase为RNaseH。
所述方法中,供试mRNA和DNA探针的配比为:2μg:10-30pmol。
所述方法中,供试mRNA和DNA探针的配比为:2μg:20pmol。
所述方法中,供试mRNA、DNA探针、RNase、DNase的配比依次为:2μg:10-30pmol:4-6U:1-3U。
所述方法中,供试mRNA、DNA探针、RNase、DNase的配比依次为:2μg:20pmol:5U:2U。
所述步骤(1)中,DNA探针与供试mRNA中的反向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仁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