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RP3蛋白的抗瘤作用及编码其的重组溶瘤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2164.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伯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伯端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48/00;A61K35/761;A61K35/763;A61K35/766;A61K35/765;A61K35/768;A61P35/00;C12N7/01;C12N15/85;C12N15/66;C12N15/12;C12R1/93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rp3 蛋白 作用 编码 重组 病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CTRP3蛋白的抗瘤作用及编码其的重组溶瘤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基因治疗领域,通过将抑制肿瘤生长的CTRP3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中来进行病毒复制,编码生成CTRP3。本发明将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有效结合起来,制备了可高效表达CTRP3的重组溶瘤病毒,相对于单纯的基因疗法或病毒疗法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治疗领域,特别涉及CTRP3蛋白的抗瘤作用及编码其的重组溶瘤病 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抑制肿瘤生长的CTRP3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中来进行病毒复制,编码生成CTRP3,CTRP3表达量增加提高了重组溶瘤病毒抗癌防癌的效率。
背景技术
C1q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蛋白3(CTRP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属于C1q/TNF超家族,与脂联素有高度同源性。CTRP3以内分泌的方式对心血管、代谢、炎 症等相关疾病发挥多种作用。但是,CTRP3在肿瘤方面基本没有报告,本研究发现CTRP3 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利用溶瘤病毒携带CTRP3治疗肿瘤有望成为一种新 的可能性。
溶瘤病毒治疗作为一种新起的生物免疫治疗方式,可以通过直接的溶瘤作用和诱导 机体的免疫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后,随着“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cancertargeting gene virotherapy,CTGVT)”策略(即在溶瘤病毒载体上插入抗癌基因,将病毒治疗与基因治 疗有机结合,成为具有很强杀伤作用的基因病毒治疗手段)的提出,装载了靶向基因或细 胞因子的溶瘤病毒在肿瘤靶向治疗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溶瘤痘苗病毒(Oncolytic Vaccinia Virus)是病毒治疗的新型载体,其优点在于:病毒稳定性好、致病性低、基因转 染效力高、安全性良好。溶瘤痘苗病毒能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杀死肿 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性很小。
因此研究CTRP3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在治疗肿瘤或癌症中是当前研究 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效果较弱。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种治疗癌症或者肿瘤的新方法,即,CTRP3蛋白的抗瘤作用及编码其的重组溶瘤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包括插入外源基因序列编码CTRP3基因的重组溶瘤病毒施 用于受试者。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以上重组溶瘤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或/和肿瘤 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CTRP3蛋白或编码所述CTRP3蛋白的基因在预防或治疗肿瘤和/或癌症中应用。
由于目前CTRP3在肿瘤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报告,而本研究首次发现CTRP3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溶瘤病毒,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可操作的插入外源基因序列, 所述外源基因序列编码生成CTRP3蛋白。
优选的,所述外源基因序列插入TK基因中。TK基因(Thymidine kinase gene,TK)是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TK基因参与细胞增殖过程中的DNA合成,溶瘤病毒复制时, 在TK的作用下可形成一个高浓度的核苷酸池,以确保子代DNA复制的顺利进行。正常 细胞中,核苷酸的浓度较低,因此TK是正常细胞增殖所必需的;肿瘤细胞中则具有较高 浓度的核苷酸,因此TK对于肿瘤细胞增殖是非必需的。由上可知,溶瘤病毒能够优先在 为其提供足够核苷酸的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能在正常细胞中复制,删除TK基因可以加 强溶瘤病毒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特性。我们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TK基 因序列中,使得溶瘤病毒载体缺失TK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溶瘤 痘苗病毒,降低了重组溶瘤病毒对正常细胞的破坏,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伯端,未经肖伯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