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把手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1934.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宁;邱德平;强凯;龚龙;常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王雪梅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把手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把手总成,属于车辆内饰领域。该把手总成包括:上支架,与车身结构相连且设有第一安装孔;下支架,与车身结构相连,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间隔布置;以及把手组件,包括由包覆材料包覆的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具有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呈钩状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配置成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卡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把手总成能够实现把手组件的全包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内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把手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MPV(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在B柱位置都有把手,供乘客上下车时辅助拉拽。这些把手与车身的连接都是上下两端以螺栓与车身上的背焊螺母连接的型式固定,再覆以堵盖。根据堵盖与把手自身的分缝,分为以下几类:一体式堵盖(把手前后分缝),以别克GL8,大众威然等为代表;一体式堵盖(把手左右分缝),以奔驰V260为代表,改装车极力想改善把手的握感为软质包覆,但限于结构也改的非常有限;上下分体式堵盖(独立于把手),以雷克萨斯Alphard,奥德赛等为代表,这种结构最常见;无堵盖(全包覆),以雷克萨斯LM(4座)为代表。
所有带堵盖的结构,把手基本都是硬质塑料,不能包覆软质面料(雷克萨斯Alphard是半包覆,包覆位置不超过拐角,避让堵盖),因为固定点位置要为螺栓的锁附工具套筒开孔,且锁附后覆以堵盖,软质面料在孔周边和堵盖因尺寸和圆角所限,包覆会造成褶皱,无法实现反包。雷克萨斯LM(4座版)的把手不带螺栓堵盖,是因为4座车型在一排与二排座椅中间设有隔断吧台,把手的螺栓固定点是从前向后的方向旋入的,不被二排乘客看见,所以可实现全包覆/无堵盖。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把手因螺栓堵盖的存在导致无法全包覆,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把手总成,能够实现把手组件的全包覆。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提高该把手组件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节约成本。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把手总成,包括:
上支架,与车身结构相连且设有第一安装孔;
下支架,与车身结构相连,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间隔布置;以及
把手组件,包括由包覆材料包覆的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具有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呈钩状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配置成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卡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的靠近所述把手组件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把手组件的一侧抵接,以限制所述把手本体沿其自身的厚度方向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伸出臂以及与所述伸出臂呈预设角度布置的钩部,所述钩部靠近所述伸出臂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定位面,所述伸出臂设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定位台阶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面。
可选地,所述伸出臂沿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台阶和第三定位台阶,所述第二定位台阶和所述第三定位台阶均与所述第一面板靠近所述把手组件的一侧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搭接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搭接宽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搭接宽度以及所述第三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搭接宽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