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6481.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娟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E21B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 组合 井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涉及油井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包括安装阀座、三通连接管以及两组连接弯管、回油支管,所述安装阀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通连接管,且三通连接管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弯管,两个所述连接弯管的顶端均固定连通有回油支管,两个所述回油支管的外部均设置有二级回油阀与二级给水阀。该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通过清理转把带动传动杆与清理拨杆转动,从而通过清理拨杆对回油支管内部进行清理,防止杂质附着在回油支管内壁,防止长时间工作后杂质体积增大,避免杂质脱落时导致阀门堵塞,将密封端盖旋下可沿回油支管底端将杂质排出,提高对杂质的清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需要掺水的原因主要是油井原油粘度大,温度低,含水低,生产困难。从原油物性变化规律可知,原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会有明显变化,因此油井掺水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掺水伴热,提高产出液温度;第二是增压,提高液体在管线中的流速,减少油水混合液在输送途中的热量损失,改善生产状况。目前,掺水共有三种形式:地面掺水、泵下掺水、空心杆掺水”。地面掺水,掺水量最优时井口回压最小,掺水量过大,井口回压升高,影响油井产量,掺水量过小时,管线会堵:泵下掺水是最难控制的掺水形式,掺水量小起不到作用,掺水量过大容易堵塞油层,破坏油层供液能力;空心杆掺水主要分单空心杆和双空心杆两种,单空心杆是地面热水通过空心杆下行至泵上,从周围的孔流入油管内,加热油管内液体,提升含水,降低粘度;双空心杆则是将地面热水通过内空心杆下行至泵上,从空心杆外层空间返回地面,进行循环加热,好处是掺水不进入油井产出液。
目前地面掺水组合井口装置通常为井口组合控制阀,目前常见的掺水井口装置通常结构简答,只能实现对油井的掺水操作,当长时间使用后掺水井口装置油管内部容易粘附大量废油与杂质,当体积较大的杂质脱落时容易导致阀门堵塞,在进行清理时需要对掺水井口装置整体进行拆卸,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停机清理导致工作效率变慢,影响整体工作周期,为此我们提出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具有可不停机进行清理、提高对回油管内部废液杂质清理的效果、提高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可不停机进行清理、提高对回油管内部废液杂质清理的效果、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掺水工艺组合井口装置,包括安装阀座、三通连接管以及两组连接弯管、回油支管,所述安装阀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通连接管,且三通连接管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弯管,两个所述连接弯管的顶端均固定连通有回油支管,两个所述回油支管的外部均设置有二级回油阀与二级给水阀,左右两侧二级给水阀的背面固定连通有总给水管,且总给水管的端口处设置有总给水阀,左右两侧二级回油阀的背面固定连通有总回油管,且总回油管的端口处设置有总回油阀,所述回油支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周侧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清理拨杆,所述回油支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端盖。
优选的,所述安装阀座的顶端与三通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法兰,且安装阀座、三通连接管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形状为“Y”,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外部设置有总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三通连接管的顶端以及连接弯管的底端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法兰,所述三通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连接弯管的外部设置有控制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总回油管位于总给水管的下方,所述总回油管的正面设置有与两个回油支管相互配合的定压放气阀。
优选的,所述清理拨杆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清理拨杆均匀分布于传动杆的外部,所述清理拨杆的外侧与回油支管的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回油支管内部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定位环,且定位环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定位环上下两侧的定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娟,未经李宝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6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