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可吸收金属吻合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5625.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城;马年方;陈华显;刘智敏;李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C23/00;C22C18/02;C22C18/00;C22C1/02;C22F1/06;C23C2/06;C23C2/34;C21D9/52;C21D9/00;A61B17/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庄露露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吸收 金属 吻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内可吸收金属吻合钉,包括U型本体;所述U型本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U型本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锁紧槽;所述U型本体表面设置有镀涂层;所述吻合钉由镁合金制成的U型本体及锌合金制成的镀涂层共同制成;U型本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Zn、Ca、Fe、Mn、稀土,余量为Mg;镀涂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Mg、Ca、Cu、其余为Zn;以及提供了该吻合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吻合钉通过设置镀涂层且在U型本体的结构上的改进的共同作用下,使吻合钉拥有较高的耐腐蚀性、更好的抗拉强度以及降解速度的良好改善等特点,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体内可吸收金属吻合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在手术中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可以明显縮短组织暴露时间,减少创伤和出血,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类似于订书机,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根据适用范围不同,主要可分为皮肤吻合器、消化道(食道、胃肠等)圆形吻合器、直肠吻合器、圆形痔吻合器、包皮环切吻合器、血管吻合器、疝气吻合器、肺切割缝合器等。
当前临床使用的吻合钉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钛及钛合金以及镁及镁合金。
现有临床使用的不锈钢或者钛及钛合金的吻合钉存在不可降解,因此吻合钉会在人体内作为异物永久存在,缓慢释放碎屑甚至有毒性、剌激性的离子,导致周围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降低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虽然镁及镁合金支撑的吻合钉能够降解,但是存在腐蚀速率过快以及机械强度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内可吸收金属吻合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内可吸收金属吻合钉,包括U型本体;所述U型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布设的通槽,所述U型本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通槽错开设置;
所述U型本体表面设置有具有抗腐蚀性能且生物相容性能优良的镀涂层;
所述吻合钉由镁合金制成的U型本体及锌合金制成的镀涂层共同制成;所述U型本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8%~5.2%Zn、0.18%~0.65%Ca、0.25%~0.42%Fe、2.7%~3.6%Mn、0.05%~0.15%稀土,余量为Mg;
所述镀涂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001%~0.19%Mg,0.0009%~1.5%Ca,0.0085%~2%Cu,其余为Zn。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U型本体上拐角处均倒角处理。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吻合钉由镁合金制成的U型本体及锌合金制成的镀涂层共同制成;所述U型本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2.1%~4.9%Zn、0.21%~0.58%Ca、0.26%~0.41%Fe、2.8%~3.4%Mn、0.06%~0.14%稀土,余量为Mg;
所述镀涂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005%~0.18%Mg、0.002%~1.3%Ca、0.05%~1.8%Cu、其余为Zn。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吻合钉由镁合金制成的U型本体及锌合金制成的镀涂层共同制成;所述U型本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2.8%~4.2%Zn、0.32%~0.48%Ca、0.32%~0.38%Fe、2.95%~3.2%Mn、0.08%~0.12%稀土,余量为Mg;
所述镀涂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06%~0.12%Mg、0.5%~1.1%Ca、0.8%~1.2%Cu、其余为Z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