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366.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刘玉金;谢宇;王付兴;胡志远;蒋新;孙勃;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连轧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针对任意相邻的前卷带钢和后卷带钢,在前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后,后卷带钢未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前,确定冷连轧机组中的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目标差异数据;判断目标差异数据是否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若目标差异数据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则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使得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采用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对目标机架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在后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前,提前确定冷连轧机组中各个机架的调整参数,进而在后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时以及进入之后,可以快速调整各个机架的参数,避免程序和设备的延时性,以提高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冷轧薄板产量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冷连轧机组逐渐向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使得冷连轧机组的全连续式轧制技术应运而生。
动态变规格是实现冷连轧机连续轧制的关键技术,克服了轧制穿带、抛钢作业的弊端,明显提高了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带钢的质量和机组的生产效率。
在采用动态变规格模式进行冷连轧的过程中,辊缝、速度和张力均需要进行多次大幅度调整,而调整需要一级执行设备和二级控制设备联动,即二级控制设备向一级执行设备下发动作指令,一级执行设备则执行相关调整。然而,一级执行设备和二级控制设备联动具有一定延时性,导致动态变规格模式的执行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级执行设备和二级控制设备联动具有一定延时性,导致动态变规格模式的执行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规避一级执行设备和二级控制设备联动的延时性,提高动态变规格模式的执行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针对任意相邻的前卷带钢和后卷带钢,在前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后,后卷带钢未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前,确定冷连轧机组中的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目标差异数据,目标时刻指目标机架由轧制前卷带钢切换至轧制后卷带钢的时刻;
判断目标差异数据是否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
若目标差异数据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则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使得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采用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对目标机架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目标差异数据包括第一辊缝变化量、出口厚度偏差、张力偏差和出口厚度变化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若目标差异数据包括第一辊缝变化量、出口厚度偏差、张力偏差和出口厚度变化率,则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是指:
满足第一辊缝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出口厚度偏差超过第二阈值、张力偏差超过第三阈值、出口厚度变化率超过第四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若目标差异数据不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则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自动厚度控制模式,使得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采用自动厚度控制模式对目标机架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若目标差异数据不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则对目标机架执行自动厚度控制模式的次数进行累计,得到累计次数;
判断累计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若累计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使得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采用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对目标机架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之后,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