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8521.X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丁力;谢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陈健阳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网格 柔性 导电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基材,所述基材表面设置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背离基材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催化剂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网格。本发明通过光刻胶的曝光、显影,形成线路图案,能够精准控制金属网格的线宽和相邻线路的间距,达到触控和视觉俱佳的效果;利用化学镀铜工艺,精确控制金属层的厚度,实现导电膜产品轻薄化;且金属层在光刻胶层上的凹槽中生成,能够有效减少卷对卷生产制程中,传动辊轮对于铜线路的刮伤风险,保证金属线路的导通性,最外层涂布形成的保护层对整个线路起到了保护作用,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触摸屏等透明电极中最常用的导电膜材料是ITO(氧化铟锡),其中金属铟为稀有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储量很低,而ITO中铟金属的含量约为75%。ITO所制导电膜的成本较高,产业可持续性存疑。此外,ITO材料自身和制备工艺均存在多种问题。随着全球智能终端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对于高端显示屏的需求日益增多,柔性显示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际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其强大的可塑性让柔性屏幕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的显示器上。柔性显示产品的普及,实现了对ITO导电材料的替代。在柔性显示产品中,金属网格具有低电阻率(10Ω/sq,远低于ITO材料的150Ω/sq)、卷对卷印刷工艺、低成本、良好的光学穿透度及柔性可弯曲(弯曲半径可达到2mm)等优点。但在现有的市售以及专利中,触控传感器金属网格厚度一般在1.5~5um,普遍较厚,成品不够轻薄,且全由金属物质构成,柔性不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表面设置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背离基材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催化剂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网格。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有光刻胶层,所述光刻胶层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金属网格位于凹槽内腔,金属网格背离基材的一侧设置有黑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格线宽为2~5μm,所述金属网格中相邻两根平行线的间距为 10~30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金属网格的线宽为2~5μm,能够为所制导电膜提供较好的触控效果,且具备较为优异的视觉效果;金属网格中相邻两根平行线的间距为10~300μm,使得所制导电膜具备较高的触控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层的厚度0.03~2μm,所述金属层的厚度0.2~2μm,所述黑化层的厚度30~50nm,所述光刻胶层的厚度1~10μ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0.2~3μm。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所述基材为PET、PC、PI、COP、 COC、PEN、TAC单组分薄膜,PC/PMMA复合薄膜中的一种。
一种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涂布:取基材,在其两上下两面涂布催化剂,形成催化剂层,在催化剂层的表面涂布光刻胶,形成光刻胶涂布层,制得基材A;
(2)曝光:将步骤(1)所得基材A置于光罩下进行曝光处理,光刻胶涂布层中的光照区域固化,制得基材B;
(3)显影:取步骤(2)所得基材B置于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处理,去除光刻胶涂布层中未光照的部分,形成具有凹槽的光刻胶层,凹槽内的催化剂层暴露,形成线路图案,制得基材C;
(4)镀铜:取步骤(3)所得基材C置于镀铜液中进行化学镀铜,在凹槽的内腔形成金属层,制得基材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