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059.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汉东;陈超;叶数僵;杨爱民;程汉平;王凯;王诗未;张萍;杨枝彬;傅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车身 移动 | ||
1.一种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支架(1)和吊挂悬臂(3),所述吊具支架(1)由互相垂直的受力梁组成方形框架(106),所述方形框架(106)一组对边上分布多个垂直吊耳(105),所述吊挂悬臂(3)通过悬臂定位销(2)与垂直吊耳(10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06)的中间对称轴位置设置有加强大梁(104),所述加强大梁(104)的两端与方形框架(106)的一组对边受力梁的里侧连接,所述加强大梁(104)中间位置设置有吊耳(102),所述吊耳(102)的底部围绕加强大梁(104)设置有加强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垂直吊挂(105)连接在所述方形框架(106)的一组对边受力梁的外侧壁上,每侧的所述垂直吊挂(105)设置有四个,所述方形框架(106)上与所述加强大梁(104)平行的两个受力梁及加强大梁(104)的底部各设置有两个防磨软垫(101),所述方形框架(106)内部的每个直角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斜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吊挂(105)的上端与所述方形框架(106)的受力梁外侧面和底面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垂直吊挂(105)的下端外侧板上设置有侧安装孔(109),所述侧安装孔(109)的豁口圆弧线朝上,所述垂直吊挂(105)下端内侧板上设置有上安装孔(107)和下安装孔(108),所述下安装孔(108)设置在上安装孔(107)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悬臂(3)设置为L型,包括L型的悬臂连接板(303),所述悬臂连接板(303)的水平部顶面上设置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外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板(301)通过紧固螺栓(304)连接在所述悬臂连接板(303)上,所述悬臂连接板(303)的上端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平行架,所述平行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5)和第二安装孔(306),所述第一安装孔(305)和第二安装孔(306)的两侧外面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安装孔(305)与所述上安装孔(107)对齐后通过所述悬挂定位销(2)贯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孔(306)与下安装孔(108)或侧安装孔(109)通过所述悬挂定位销(2)贯穿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连接板(303)的垂直部内侧设置有防撞板(302),所述防撞板(302)通过紧固螺栓(304)连接在所述悬臂连接板(3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1)、防撞板(302)均采用韧性材料制成,所述韧性材料包括木材、聚氨酯或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1)的上表面设置为锯齿形波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移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定位销(2)的销帽设置为长圆形,所述定位销(2)的销杆与销帽偏心连接,所述悬挂定位销(2)的销杆尾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垂直方向开设通孔,所述吊挂悬臂(3)的两个安装孔与垂直吊耳(105)通过所述悬挂定位销(2)贯穿连接,所述悬挂定位销(2)的通孔内安装有防脱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