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6936.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冷永磊;李炳岳;武将;李睿翀;王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C21C7/064;C21C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星火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3 | 代理人: | 杨陈凤 |
地址: | 032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脱硫 预处理 工艺 方法 | ||
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及方法,属于铁水脱硫工艺技术领域,解决了铁水脱硫工艺的脱硫效果差、捞渣铁损较大等问题,包括如下步骤:S1,测温取样,对铁水进行测温取样;S2,喷吹量确定,根据初始硫的含量以及钢种的种类要求确定脱硫剂的总需求量;S3,预加脱硫剂,在铁水包的底部预先加入基础需求量的脱硫剂;S4,铁水倾倒和脱硫剂喷吹,将鱼雷罐中的铁水倾倒入铁水包中,同时使用喷枪对准下落的铁水流将脱硫剂喷出;S5,捞渣,使用特制捞渣机将漂浮在铁水表面的脱硫渣捞离铁包。使用双方向释放脱硫剂与铁水反应,并使用边倾倒铁水边喷吹的方式进行脱硫,配合现有设备进行脱硫,并制作特制捞渣设备进行捞渣,以达到高效快速脱硫和捞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水脱硫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水预脱硫、脱硫后捞渣为优化冶金生产工艺的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脱硫可降低生铁的含硫量,降低连续铸钢炼铁的焦比和提高生产率,减少炼钢的石灰消耗量和渣量等,降低生产成本,捞渣则是将脱硫后产生的废渣捞出,将脱硫后铁水里的杂质清除。
现有铁水预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喷吹法、K-R法和复合法:
喷吹法:首先,鱼雷罐车将铁水从高炉区域运输至铁水倾倒位置,进行测温和取样,根据不同钢种要求来确定和控制脱硫剂的加入量,然后把铁水从鱼雷罐倾倒入铁水包中,再通过天车将铁水包吊到喷吹处理位置,下降喷枪,将脱硫剂用载气经喷枪吹入铁水包中,在喷吹的过程中,脱硫剂与铁水接触,发生反应,生成脱硫渣,喷吹结束后用扒渣机进行扒渣作业,最后,用天车将处理后的铁水兑入炼钢转炉中。
K-R法:首先,对高炉区域的铁水,通过鱼雷罐车将其运输至铁水倾倒位置,进行测温和取样,根据不同钢种要求来确定和控制脱硫剂的加入量,然后把铁水从鱼雷罐倾倒入铁水包中,再通过天车将铁水包吊到搅拌处理位置,将浇注成型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搅拌头插入到铁水包中旋转,使铁水形成漩涡,再将脱硫剂通过振动给料加入到旋转的铁水中,铁水在旋转的过程中与脱硫剂充分反应,生成脱硫渣,搅拌结束后待铁水不在旋转后用扒渣机进行扒渣作业,最后,用天车将处理后的铁水兑入炼钢转炉中。
复合法:首先,将从高炉区域运输到炼钢车间的铁水通过鱼雷罐车倾倒入铁水包中,进行测温、取样分析铁水中初始硫含量,然后根据钢种要求的目标硫含量确定其Mg粉和CaO粉的喷吹量。将两者粉剂在喷吹管道内按比例混合,下降喷枪将其喷入铁水中。在喷吹的过程中,铁水因为助吹气体产生良好的动力学条件,从而使脱硫剂和铁水充分接触生成硫化物夹杂物,通过扒渣机将上浮至铁水表明的脱硫渣扒除,最后,将处理后的铁水直接兑入炼钢转炉内。
上述三种工艺方法的缺点:
1、喷吹法,在铁水全部倾倒入铁水包中后再使用喷枪将脱硫剂喷吹到铁水包内,脱硫剂只能与铁水表面进行反应,脱硫效果较差,捞渣时铁损较大;
2、K-R法,同样的在铁水全部倾倒入铁水包后,使用搅拌头搅拌铁水,再使用喷枪将脱硫剂喷吹到铁水包内,利用旋转形成的漩涡使脱硫剂充分反应,但是其使用设备较大,投资较多,捞渣时铁损较大;
3、复合法,同样的在铁水全部倾倒入铁水包后,在喷枪上设置助吹气体,使用气体吹动铁水,使用脱硫剂与铁水充分混合,其整体脱硫效果较喷吹法较好,较K-R法较差,且其整体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多,捞渣时铁损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及方法,使用双方向释放脱硫剂与铁水反应的方式,并使用边倾倒铁水边喷吹的方式进行脱硫,配合现有设备进行脱硫,使用特制捞渣设备进行捞渣,以达到高效快速脱硫和捞渣的目的。
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脱硫预处理工艺在铁水包顶部和底部两个方向上释放脱硫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反应进行脱硫,所述铁水包顶部脱硫时采用倾倒铁水与喷吹脱硫剂同时进行的方法。
进一步的,详细脱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