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学习双区域轮廓演化模型的视盘和视杯分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630.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方玲玲;张丽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55;G06T7/181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学习 区域 轮廓 演化 模型 视盘 分割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双区域轮廓演化模型的视盘和视杯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对视网膜图像进行预处理
步骤1.1按照公式(1)提取视网膜图像亮度通道L,
式中,max和min分别为通道R、G和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步骤1.2:在亮度通道L上进行形态学处理;
步骤1.3:按照公式(2)的高斯核卷积算法对视网膜图像亮度通道L进行处理:
式中:
所述ρ是宽度参数,x和y分别是图像中像素点的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Λ(x,y)是经过形态处理的图像矩阵;n*n是高斯核函数的窗口大小;
步骤2:构造基于机器学习的边缘引导模型
步骤2.1:通过手动标记图像中视盘和视杯中的任意位置,建立参考区域;
步骤2.2:将参考区域定义为训练样本或标签,构造机器学习训练模型得到概率矩阵ω;
步骤2.3:通过概率矩阵ω得到视盘和视杯的近似区域,并按照公式(4)计算对应的概率值:
式中τ代表disc或cup;Kτ表示视盘或视杯的区域,Ktotal表示整幅图像的区域;i,j为所对应图像区域的索引值;
步骤2.4:根据概率值构造模糊决策向量μ如公式(5)所示:
步骤2.5:获得基于模糊决策向量θτ∈[0,1]的边缘引导模型如公式(6)所示:
步骤3:构造分割视盘和视杯的双区域活动轮廓能量函数
步骤3.1:根据视盘和视杯的参考区域建立视盘或视杯的初始轮廓,在初始轮廓所限定的区域内分别提取了视盘和视杯的强度、区域以及边缘三种特征;
步骤3.2:构建视盘或视杯的演化曲线如公式(7)所示:
其中是视盘或视杯的水平集函数,σ是人为设定的时间变量;
步骤3.3:根据提取的视盘或视杯的强度、区域和边缘特征,得到相应的能量函数的定义如下:
其中ξp是通过势函数ξp(κ)=p'(κ)/κ导出;δε是近似的狄拉克函数;α,β,λ是常数;
步骤4.用得到的边缘引导模型θτ(μ)和能量函数Eτ进行演化曲线的控制,得到双区域活动轮廓演化模型如公式(9)所示:
Fτ=θτ(μ)Eτ (9)
通过双区域活动轮廓演化模型Fτ的推动,双区域轮廓开始演化,直至Fτ=0时,演化停止,得到视盘和视杯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6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