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靠背板总成制造方法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502.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东;曹继忠;孔庆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6 | 分类号: | B60N2/36;B60N2/64;B60N2/6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背板 总成 制造 方法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板总成制造方法及汽车,所述方法用于制造座椅靠背板总成,所述总成包括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外围卡接窗口和管框结构,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为轴对称结构,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边缘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外围卡接窗口和所述第一焊接部匹配,所述外围卡接窗口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焊接固定,所述外围卡接窗口另一端用于和座椅面套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管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上。通过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外围卡接窗口和管框结构共同构成座椅靠背板总成,能够实现各汽车中间通用化靠背板的互换通用,降低了汽车的开模费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板为一体化结构,开模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板总成制造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座椅用于支撑和定位乘客,为乘客提供舒适性的同时保护乘客的安全,一般的座椅应安全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
后排座椅设置在车体的后方,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骨架、靠背板和坐垫骨架,靠背板可拆卸地装配在座椅骨架上,座椅骨架下部可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的后侧,便于用户调整后排座椅的支撑角度。为了尽可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行李箱空间,可将靠背板设计成可放平的结构,当靠背板放平时能与行李箱接平以增大行李箱环境。
而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当行李箱冲击时造成前排乘坐的用户受伤,各大制造商均将后排座椅的靠背板设计成为一体式的大背板结构。由于座椅轮廓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座椅的运动、与其他内饰的间隙、座椅骨架的布置和靠背板的布置和成型等因素,因此每个汽车的后排座椅的座椅轮廓面大相径庭,因此很难实现靠背板通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同汽车上实现靠背板的通用并且满足强度标准的座椅靠背板总成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板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板为一体化结构,开模种类多导致费用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如下实现的:
一种座椅靠背板总成,包括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和外围卡接窗口,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为轴对称结构,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边缘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外围卡接窗口和所述第一焊接部匹配,所述外围卡接窗口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焊接固定,所述外围卡接窗口另一端用于和座椅面套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利用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和外围卡接窗口共同构成座椅靠背板总成结构,可以实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在不同汽车上的通用,减少中间通用化靠背板的开模数量,从而缩短了制造周期,节省了汽车制造费用。通过设置外围卡接窗口和第一焊接部匹配,保证中间通用化靠背板和外围卡接窗口在同一平面上完成焊接,增大座椅靠背板总成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设置为和所述外围卡接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中间通用化靠背板与外围卡接窗口焊接后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座椅靠背板总成整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放平后能够提供更加宽大平坦的行李箱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卡接窗口为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一端设有第二焊接部,所述卡接件另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固定,所述卡接部用于和后排座椅面套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卡接件包括至少包括一个直线形卡接件和/或一个弧形卡接件,所述直线形卡接件焊接固定在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上,所述弧形卡接件和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角匹配,所述弧形卡接件焊接固定在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角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管框结构,所述管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的正面和/或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正面和/或背面至少设有一个搭接挡位,所述管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所述搭接挡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通用化靠背板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外凸的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