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829.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吴俊康;宋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7D209/80;C07D405/04;C07D405/12;C07D405/14;C07D409/12;C07D487/04;C07D491/048;C07D495/04;H10K85/60;H10K85/30;H10K50/1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组合 有机 电子器件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本申请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将该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功能层用材料和有机电子器件中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一种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光电材料在合成上具有多样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优良的光学与电学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光电器件(例如平板显示器和照明)的应用方面具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工作电压低、面板厚度薄等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通常具有正极与负极以及在它们中间包含有机功能层的结构。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与寿命,有机功能层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层包含有不同的有机物质。具体的,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由正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空穴,由负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电子,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该激子跃迁回基态时发出光。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广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除了发光层之外,还需要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等涉及空穴传输的有机功能层,以便实现空穴、电子的平衡传输,以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为了实现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除了高性能的发光层材料外,相应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开发也很重要。
因此,本申请亟待提供一种新型空穴传输材料,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特别是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类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如通式(Ⅰ)所示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
其中:
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6至40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6至40的杂芳香基团;
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6至20的芳香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6至20的杂芳香基团;
Ar1、Ar2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环原子数为6至40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环原子数为5至40的杂芳香基团或非芳香环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括上述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功能材料,所述有机功能材料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阻挡材料、空穴阻挡材料、发光材料、主体材料和有机染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上述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或上述的混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子器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材料包含上述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或上述的混合物,或由上述的组合物制备而成。
有益效果:上述有机化合物通过采用咔唑衍生物-三芳胺的结构,并在咔唑上引入基团。基团具有非完全共轭的五元环结构,咔唑基为共轭基团,通过非共轭基团与共轭基团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发挥咔唑衍生物的空穴传输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使用本发明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OLED器件的激子利用率和器件稳定性,进而实现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