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7514.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邳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快车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65;G01C3/00;G01C3/02;G01B11/24;G01G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大沙地西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检测 机构 及其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式,具体涉及无损检测装置领域,包括红外测距装置、重量感应装置、超声探伤装置,红外测距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测距仪安装架,测距仪安装架的正面固定连接红外测距仪,测距仪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外壳,旋转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内齿圈,重量感应装置的顶端设置有承重盘,承重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感应器外壳,感应器外壳的内部活动套接感应器内壳,超声探伤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外壳,本发明通过设有重量感应装置,有利于通过对零部件质量变化的感应来使超声探伤仪对零部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所呈现的内部反射图,以及红外测距仪所呈现的外部轮廓图,可判定零部件可否继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式。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检测用于对需要维修的零部件进行评估,以保证更换所需要更换的部件,保留可以继续使用的部件,通过检测的方式可以给顾客节省开支保证在节省开支的情况下,保证零部件的合格性,避免损坏程度过高而使顾客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常用的零部件检测方式是目测、经验以及通过特殊金属敲击零部件表面,根据人耳所听见的声音去判断可否继续使用。
但往往会因使用者的经验受限、状态不佳以及其他的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维修者判断出现因误差,进而使可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被更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无法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被继续使用使汽车存在安全隐患,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式,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使用者的经验受限、状态不佳以及其他的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维修者判断出现因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式,包括红外测距装置、重量感应装置、超声探伤装置,所述红外测距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测距仪安装架,所述测距仪安装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仪,所述测距仪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重量感应装置的顶端设置有承重盘,所述承重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器外壳,所述感应器外壳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感应器内壳,所述超声探伤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架,所述固定外壳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顶部支架底部的底部支架,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探伤支架,所述探伤支架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探伤仪,所述探伤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齿条,所述双齿条的内部啮合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一齿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器外壳的正面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感应器外壳正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调节器,所述感应器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三个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开设有齿轮啮合槽,所述感应器外壳的底部卡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支架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支架,所述中心支架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内齿圈。
该汽车零部件检测机构的检测方式,具体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快车机械维修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快车机械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