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4397.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韵;薛峰;虞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赫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稞莱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1/16 | 分类号: | A01N31/16;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15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叶菌唑 丁子香酚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质量配比为1∶30‑30∶1;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协同增效效果,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可减缓抗药性产生,降低用药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可危害蔬菜、果树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的重要病害,腐生性强、寄主广泛,已报道的就超过200种,在保护地果蔬生中尤为突出。目前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大多还是使用化学药剂,然而灰葡萄孢菌具有高基因漂移潜力、种群尺度较大、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适合度高。此外由于病菌抗药性迅速产生,其防效大大下降,并且严重污染农产品和环境,危及人畜安全健康。因此,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筛选和利用增效组合物、抗灰霉有益天然产物从而成为灰霉病控制中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叶菌唑为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叶菌唑的杀真菌谱较广泛,且活性高,兼具优良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丁子香酚从中草药丁香等植物中提取杀菌成分配制而成,是一种植物源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现有专利文件和期刊文献以及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将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组合使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质量配比为1∶30-30∶1。优选的叶菌唑和丁子香酚的质量配比为1∶1-1∶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的百分含量为1-85%。优选的活性成分的百分含量为15-6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包含辅料。组合物的制剂可为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微乳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用途。优选的所述的作物病害为番茄灰霉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协同效果,当叶菌唑∶丁子香酚=1∶1、1∶5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33.29和123.18,混合使用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增效作用最明显。2、本发明制备的药剂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本发明的组合物联合使用可减缓抗药性产生,降低用药剂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杀菌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菌株:番茄灰霉病菌,采自番茄种植园,经分离、纯化、鉴定、保存备用。
供试药剂:叶菌唑、丁子香酚,从市场购买获得。
测试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各单剂与混配剂的药液依次稀释至所需浓度,然后将1mL药液与9mL培养基在培养皿内混匀,制成含系列浓度药剂的PDA培养基,采用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4次。将保留的葡萄灰霉病菌转接到PDA平皿中,在25℃下活化72h,然后在近菌落边缘用打孔器制取直径为5mm的菌饼,并转接到含药的PDA平皿和空白对照中。25℃培养96h,待对照中菌落约长至平皿直径的4/5时,采用十字交叉法量取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均值,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菌丝生长平均抑制率:
菌丝生长平均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均值-处理菌落直径均值)/(对照菌落直径均值一接种菌饼直径)]×100%。采用spss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药剂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回归方程、EC50。
依据孙云沛法,计算复配剂实际毒力指数(ATI)、理论毒力指数(TTI)和共毒系数(CTC),评价增效作用、确定最佳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赫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稞莱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赫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稞莱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