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842.2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宇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i 电磁 主动 防震 座椅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用于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座椅本体、悬架系统和控制器;悬架系统由安装多个电磁避震器的底座构成,悬架系统连接车身和座椅本体;电磁避震器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两个套筒内分别装有磁体组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且两个磁体至少其中之一是可控电磁体;座椅本体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电磁波发射器发射点云信号,采集地面信息,并通过AI强化学习方法得到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避震器产生瞬间吸推力,瞬时调控悬架系统各个方向上的伸缩和阻尼,并实时模拟出各种提前干预动作,抵消已知路面即将产生的震动,达到座椅主动防震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及其方法。特别涉及基于路面不同路况,AI强化学习方法实时调控,提前规避震动来达到主动防震的座椅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路面的坑洼、拥包、倾斜导致的震动,主要通过车轮的悬挂系统来吸收。从这种悬挂的组成种类来看,大致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控制式主动液压悬挂,它能通过车载电脑计算出悬挂受力大小和加速度,利用液压减震器的伸缩来保持车身平衡;另一类则是电子控制式空气悬挂,它也是通过车载电脑计算悬挂的受力及感应路面情况,适时调整空气减震器的阻尼系数,令车身的震动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两类电控主动悬挂的共同点是:产生震动受力后,通过车身高度调节,改变减震器阻尼来抑制车身姿态变化,增进汽车操作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性能。
除了这种被动减震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用主动减震来规避车辆的震动。随着AI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主动防震技术变成了一种可能,即提前感知前方存在各种坑洼、拥包、倾斜等复杂路面情况,并用AI强化学习的方法提前调控车轮悬挂系统,规避震动来达到车身稳定的目的。但这又同时产生另一问题,如果调控车轮悬挂系统,悬挂系统要整个抬高车身,那么这个能量损耗是巨大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用电磁瞬控主动调控座椅的方式,替代车轮悬挂系统调控车身,起到同样的防震效果,将震动扼杀在摇篮,且能量消耗最低。特别涉及基于路面不同路况用AI强化学习方法进行实时调控,利用电磁系统做出毫秒级提前干预动作,提前规避震动来达到座椅稳定。即使是在最颠簸复杂的路面,也能保证座椅的稳定性,最终达到驾乘人员的乘车舒适度最佳,防止驾乘人员的晕车反应,大大提高人们的驾乘体验。
本申请公开一种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悬架系统和控制器;悬架系统由安装多个电磁避震器的底座构成,悬架系统连接车身和座椅本体;电磁避震器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两个套筒内分别装有磁体组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且两个磁体至少其中之一是可控电磁体;座椅本体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电磁波发射器发射点云信号,采集地面信息,并通过AI强化学习方法得到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避震器产生瞬间吸推力,瞬时调控悬架系统各个方向上的伸缩和阻尼,并实时模拟出各种提前干预动作,抵消已知路面即将产生的震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避震器的双套筒外安装有弹簧座圈,包括:上弹簧座圈和下弹簧座圈,弹簧座圈之间设有螺旋压力弹簧。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避震器中至少一个磁体一端连接致动器,致动器安装在对应的套筒上,致动器带动磁体产生直线运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避震器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是多层叠加磁体,且每层之间为等间距。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避震器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和碰撞保护部件;位置传感器,用于判断两磁体间的距离;碰撞保护部件,用于保护两磁体,避免碰撞损伤。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悬架系统底座下部安装有滑动导轨,在导轨滑动方向上,底座安装有多个电磁避震器,电磁避震器另一端与车身固定。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该装置还包括:悬架系统还包括锁死机构,当不需要主动防震功能时,可将座椅本体和车身固定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宇,未经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