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842.2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宇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i 电磁 主动 防震 座椅 及其 方法 | ||
1.一种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悬架系统和控制器;悬架系统由安装多个电磁避震器的底座构成,悬架系统连接车身和座椅本体;电磁避震器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两个套筒内分别装有磁体组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且两个磁体至少其中之一是可控电磁体;座椅本体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电磁波发射器发射点云信号,采集地面状态,地面状态到达车辆还有一个时间差,所以需要得到车辆状态传感器的参数,来计算车轮到达所述地面状态的对应位置、方向以及电磁避震器伸缩和阻尼参数,而这些车辆状态传感器的参数构成车辆状态,将地面状态和车辆状态进行融合,并通过AI强化学习方法得到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避震器产生瞬间吸推力,瞬时调控悬架系统各个方向上的伸缩和阻尼,并实时模拟出各种提前干预动作,抵消已知路面即将产生的震动;
所述电磁避震器中至少一个磁体一端连接致动器,致动器安装在对应的套筒上,致动器带动磁体产生直线运动,第一磁体为永磁体,第二套筒内安装固定有第二磁体,第二磁体为可控电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采用相对布置,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是多层叠加磁体,由多个圆环或圆柱状磁体层的组合而成,各磁体层等间距地固定在第二套筒内侧和连杆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电磁避震器的双套筒外安装有弹簧座圈,包括:上弹簧座圈和下弹簧座圈,弹簧座圈之间设有螺旋压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电磁避震器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和碰撞保护部件;位置传感器,用于判断两磁体间的距离;碰撞保护部件,用于保护两磁体,避免碰撞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悬架系统底座下部安装有滑动导轨,在导轨滑动方向上,底座安装有多个电磁避震器,电磁避震器另一端与车身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悬架系统还包括锁死机构,当不需要主动防震功能时,可将座椅本体和车身固定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还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判断座椅和悬架系统基准的距离,同时记录初始座椅上驾乘人员的体重,并将这一参数反馈给控制器,用于AI强化学习。
7.一种用于车辆座椅AI电磁瞬控主动防震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电磁波发射器发射点云照射前方路面,电磁波接收器接收点云位置数据作为地面状态S1;
b)将车辆状态S2加上S1得到状态S;
c)把状态S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强化学习模型中,得到车辆座椅干预动作A;
d)车辆座椅干预动作A产生的加速度传感器参数变化T,设定一个参数R随参数T增大而减小,作为反馈奖励;
e)车辆座椅干预动作A后得到下一个状态S';
f)训练一个强化学习模型,基于“状态S+车辆座椅干预动作A+下一个状态S'+反馈奖励R”作为训练数据,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使得车辆座椅干预动作A趋向反馈奖励R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宇,未经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8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