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板材自动化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0515.5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章从连;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紫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G06T17/00;G06T7/13;G06T7/12;G06T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26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金属 板材 自动化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板材自动化加工系统,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取料模块、板材定位模块、板材加工模块、模型设计模块、码垛模块、储存模块和服务器;所述模型设计模块用于用户设计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并将设计完成的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发送到储存模块进行储存;所述储存模块包括模型库和记录库,通过获取加工模型的参照模型,对参照模型进行处理,获得模型参数,设置模拟建模模型,将模型参数输入至模拟建模模型获取输出结果并标记为初级模型;用户根据设计参数对初级模型进行调整,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制作模型时间,只需要对初级模型进行修改就可以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板材自动化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常用的成型方法包括激光切割、冲压、折弯、剪板、焊接。简单的造型,可以直接用金属模具冲压、折弯等成型;复杂的造型则要单独制作金属模具,再将金属板材冲压、折弯、焊接等成型;但是,目前在进行金属板材加工过程中还不够智能化,有很多的工序都需要工人操作,这将会极大的增加生产成本,不符合行业发展需求;而且,在一些金属板材需要进行建模加工,由工作人员一点点的绘制,效率低下,极其耗费时间,不够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板材自动化加工系统,解决:
1、如何提高金属板材加工的智能化;
2、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建模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板材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取料模块、板材定位模块、板材加工模块、模型设计模块、码垛模块、储存模块和服务器;
所述模型设计模块用于用户设计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并将设计完成的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发送到储存模块进行储存;所述储存模块包括模型库和记录库,所述记录库用于储存金属板材加工记录,所述模型库用于储存由模型设计模块发送的金属板材加工模型;
所述取料模块用于提取待加工金属板材;所述取料模块与板材定位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板材定位模块用于将提取的待加工金属板材固定到指定的金属板材加工位置,当将提取的待加工金属板材固定到指定的金属板材加工位置时,生成定位完成信号,并将定位完成信号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由板材定位模块发送的定位完成信号,生成加工信号,将加工信号发送到板材加工模块;
所述板材加工模块用于按照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对金属板材加工位置上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板材加工模块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加工信号,板材加工模块开始按照金属板材加工模型对金属板材加工位置上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当加工完成时,生成加工完成信号,并将加工完成信号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由板材加工模块发送的加工完成信号,生成码垛信号,将码垛信号发送到码垛模块;所述码垛模块用于将加工后的金属板材进行码垛;码垛模块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码垛信号,对加工完成的金属板材进行码垛。
进一步地,用户使用模型设计模块设计金属板材加工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SA1:获取加工模型的参照模型,参照模型包括图纸、图片和三维模型;
步骤SA2:对参照模型进行处理,获得模型参数,设置模拟建模模型,将模型参数输入至模拟建模模型获取输出结果并标记为初级模型;
步骤SA3:用户根据设计参数对初级模型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初级模型标记为加工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A2中设置模拟建模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建模数据;所述历史建模数据包括模型参数和对应的模拟模型;构建人工智能模型;将历史建模数据和对应的模拟模型按照设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校验集;通过训练集、测试集和校验集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校验;将训练完成的人工智能模型标记为模拟建模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紫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紫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