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4491.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关传海;杨友文;潘勤;关世昊;张恩华;陈雪奇;李如福;高洁;韩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磁磁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吴娟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集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腐蚀 粘结 钕铁硼 磁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结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粘结钕铁硼磁体生产效率低、耐腐蚀型抗震防摔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底座壳体和上盖板,底座壳体内部设有放置区,放置区内部设有磁体,放置区的内外侧均设有外边槽和内边槽,磁体与外边槽及内边槽之间分别形成卡接环形区,上盖板的下端设有外插环和内插环,外插环和内插环插合在对应的卡接环形区内部,磁体包括磁体主体,磁体主体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电镀磷层、耐腐蚀涂层和气相沉积膜层;本发明原料配比科学合理,强度高,磁性好,电镀磷层、耐腐蚀涂层和气相沉积膜层包覆在磁体主体表面,耐腐蚀;底座壳体和上盖板配合包裹磁体,抗摔抗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结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结磁体大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SmCo已经达到商品化。烧结永磁体的市场情况很好,但难于精密加工成特殊形状,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开裂、破损、掉边、掉角等问题,另外还不易装配,从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永磁体粉碎,与塑料混合,在磁场中压制成型,这大概是粘结磁体最原始的制造方法。粘结NdFeB磁体由于成本低、尺寸精度高、形状自由度大、机械强度好、比重轻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年增长率达35%。自NdFeB永磁粉末出现以后,由于其具有高的磁性能,所以柔性粘结磁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与烧结磁比较,它可一次成形,无需二次加工、可做成各种形状复杂的磁体,这也是烧结磁体所无法相比的,应用它可大大减少电机的体积及重量。
现有的磁体外没有保护层,常常裸露在潮湿的环境中,磁体很容易被腐蚀,往往出现锈斑,从而影响磁体性能。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钕铁硼磁体的性能几乎不受影响,即在保证整个磁体的磁性的同时还增加了耐腐蚀抗震等性能,磁体可用于恶劣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快速生产粘结钕铁硼磁体,并使得粘结钕铁硼磁体具备抗震耐腐蚀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震耐腐蚀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包括底座壳体和上盖板,所述底座壳体内部设有放置区,放置区内部设有磁体,放置区的内外侧均设有外边槽和内边槽,磁体与外边槽及内边槽之间分别形成卡接环形区,上盖板的下端设有外插环和内插环,外插环和内插环插合在对应的卡接环形区内部,磁体包括磁体主体,磁体主体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电镀磷层、耐腐蚀涂层和气相沉积膜层,所述磁体主体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成:钕铁硼磁粉94~96份、热固性粘结剂1.5~2份、偶联剂0.2~0.6份、润滑剂0.1~0.5份、固化剂0.1~0.5份、促进剂0.1~1.5份、增强剂0.1~1份;所述电镀磷层的厚度为6~18μm,所述耐腐蚀涂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成:铝75~85份、铜8~20份、稀土1~2份、铋0.1~0.5份,所述气相沉积膜层为铝膜、铬膜、氧化钛膜或聚对二甲苯膜,气相沉积膜层4的厚度为5~18μm。
本发明的原料配比科学合理,提高了钕铁硼磁体的机械强度,且磁性能好;通过电镀磷层、耐腐蚀涂层和气相沉积膜层依次包覆在磁体主体的表面,提高了其耐腐蚀性能;通过底座壳体和上盖板配合,将磁体紧紧包裹,提高了其抗摔抗震性能。
所述磁体主体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成:钕铁硼磁粉94.5~95.5份、热固性粘结剂1.6~1.8份、偶联剂0.3~0.5份、润滑剂0.2~0.4份、固化剂0.2~0.4份、促进剂0.2-1.3份、增强剂0.2~0.8份、所述耐腐蚀涂层2c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成:铝75~85份、铜8~20份、稀土1~2份、铋0.1~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磁磁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磁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4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