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529.2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农;张旸;宁立;刘明慧;卢绍鸿;陈焕煜;肖杰;唐清东;曲宛桐;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1/00;E01D101/24;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混凝土 组合 结合 构造 | ||
1.一种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压隔板,所述承压隔板横向设置在上塔柱为钢塔和下塔柱为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交界位置,所述下塔柱和上塔柱的外塔壁和内塔壁各自上下延伸连为一体,所述承压隔板位于外塔壁和内塔壁之间,且所述承压隔板的内边沿和外边沿分别与内塔壁和外塔壁连接,所述承压隔板的上表面和钢塔内、外塔壁上的竖向肋的下端连接,所述承压隔板的下表面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内、外塔壁上的竖向肋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承压隔板上开有混凝土浇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隔板的混凝土浇筑孔的孔沿具有向上弯折的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隔板的边角位置上开有振捣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隔板的厚度是2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塔内塔壁上的竖向肋和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内塔壁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所述钢塔外塔壁上的竖向肋和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外塔壁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塔内、外塔壁上的竖向肋靠近承压隔板的部位自上而下逐渐增高为变高竖向肋,所述变高竖向肋上有翼缘,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内、外塔壁上的竖向肋靠近承压隔板的部位自下而上逐渐增高为变高竖向肋,所述钢塔的变高竖向肋及其翼缘的高度与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变高竖向肋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内有竖向的分仓钢板,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内的分仓钢板上下相对应,在所述分仓钢板上设有竖向肋,所述上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竖向肋和下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且所述上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竖向肋靠近承压隔板的部位自上而下逐渐增高为变高竖向肋,所述变高竖向肋上有翼缘,所述下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竖向肋靠近承压隔板的部位自下而上逐渐增高为变高竖向肋,所述上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变高竖向肋及翼缘的高度和所述下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变高竖向肋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塔柱内分仓钢板及其竖向肋的下端与所述承压隔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下塔柱内分仓钢板及其竖向肋的上端与所述承压隔板的下表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隔板上开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靠近外塔壁、内塔壁和分仓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隔板的下表面上、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外塔壁内表面和内塔壁外表面以及所述下塔柱内的分仓钢板上均设有剪力钉,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变高竖向肋以及所述下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变高竖向肋均开孔并在孔中穿有钢筋,使得钢塔的竖向肋、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竖向肋及钢筋构成PBL剪力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塔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隔板的下方设有多层钢筋网架,所述钢筋网架与钢筋相搭接形成网格骨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5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