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预警方法及监测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327.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俞华;李帅;牛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恶劣 气象 监测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预警方法及监测预警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容易发生故障的输电线路和杆塔;通过雷达对指定区域进行扫描获取输电线路和杆塔的雷达回波图;对雷达回波图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分层显示原理,将地理信息设置于最底层、输电线路和杆塔信息设置于中层,回波信息设置于最上层;通过识别,雷达回波位置和输电线路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获得两者的直线距离L;通过雷达回波图中径向速度R的正负值判别恶劣气象与输电线路和杆塔的距离,若恶劣天气离近输电线路和杆塔时,通过直接距离L和径向速度R,得到恶劣天气距离被监测输电线路和杆塔的剩余时间T,即:T=L/R。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预警方法及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的平稳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输电线路的威胁最大一因素就是恶劣气象,因此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及其预警对电网运维至关重要。
目前,输电线路气象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分布式监测和广域监测;分布式监测以输电线路杆塔部署小型微气象传感器为主,主要为局部、微地形气象监测,机动性不足,且监测覆盖面小、预警能力不足。广域监测主要以卫星监测为主,卫星云图覆盖范围大,但是针对性较差,难以实现对小尺度范围的探测,精确性有待提高。由于不同恶劣气象环境下需要关注的输电线路不同,因此,缺乏针对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的机动性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预警方法及监测预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研发一种移动式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雷达,雷达采用双偏振X波段雷达,能实现100km范围内气象识别,可对输电通道所关注的小尺度范围、低空气象情况进行准确预报。通过车载移动式设计,将雷达实时移动至需要关注的重点输电线路,便于针对性监测预警。同时,以需要关注的输电线路为核心,在雷达回波图中嵌入输电线路地理信息坐标,可实时推算出恶劣气象至输电线路距离和速度,从而形成精确预警能力。
一种输电线路恶劣气象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判断未来24小时内恶劣天气涉及地区,选取容易发生故障的输电线路和杆塔,即为指定区域;
S2:通过雷达对指定区域进行扫描获取输电线路和杆塔的雷达回波图;
S3:对雷达回波图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分层显示原理,将地理信息设置于最底层、输电线路和杆塔信息设置于中层,回波信息设置于最上层;
S4:通过识别,雷达回波位置和输电线路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获得两者的直线距离L;
S5:通过雷达回波图中径向速度R的正负值判别恶劣气象与输电线路和杆塔的距离,若恶劣天气离近输电线路和杆塔时,通过直接距离L和径向速度R,得到恶劣天气距离被监测输电线路和杆塔的剩余时间T,即:T=L/R。
根据S2中,所述雷达回波图,判断恶劣气象类型:若回波强度集中在零度层亮带,最弱回波值在20dBZ~25dBZ之间,最强回波值在30dBZ~35dBZ之间,且径向速度小,则存在雨雪天气;
进而分析速度谱宽,若速度谱宽值较大,说明为降雨天气,则易发生污闪故障;
若速度谱宽值较小且差分反射率因子在0dBZ附近时,则易发生冰闪故障。
根据S2中,所述雷达回波图,若回波强度值达到40dBZ、回波顶高达9km以上、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达到25kg/m2时,则易发生雷击跳闸故障。
根据S2中,所述雷达回波图,若回波强度值在0dBZ~20dBZ之间、低层850 hPa速度场有强辐合中心、700hPa附近存在强上升中心时,则易发生风偏跳闸故障。
所述雷达本体采用双偏振X波段雷达,可对输电通道所关注的小尺度范围、低空气象情况进行准确预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视频丢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