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子鼠群的近场和远场源混合测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3576.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2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元;张禹泽;杜亚男;刘亚鹏;白浩川;赵海军;刘廷晖;刘凯龙;刘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3/12 | 分类号: | G01S3/12;G01S3/10;G01S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子 近场 远场源 混合 测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量子鼠群的近场和远场源混合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高斯噪声下的均匀对称线阵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假设有一个由2N+1个共向同性全向天线构成的均匀线阵,K个波长为λ的窄带信号源从方向角为θk(k=1,2,…,K)的方向入射到线阵,其中假设前K1(0≤K1≤K)个信源为远场信号源,后K-K1个信源为近场源,相邻阵元之间的距离为d,在信号为窄带信号的假设下,对于第t次快拍,阵元接收数据为x(t)=A(θ,r)s(t)+n(t)=AF(θ)sF(t)+AF(θ,r)sN(t)+n(t),其中,线阵接收到的数据向量x(t)=[x-N(t),x-(N-1)(t),…,x0(t),x1(t),…,xN(t)]T为(2N+1)×1维;阵列噪声向量n(t)=[n-N(t),…,n0(t),n1(t),…,nN(t)]T为(2N+1)×1维;为K1×1维远场信源向量;为(K-K1)×1维近场信源向量;sk(t)表示第t次快拍下第k个信源的包络;是(2N+1)×K1维远场信源的阵列流行导向矩阵,其中AF(θ)导向矩阵的第k列导向矢量(2N+1)×(K-K1)维的近场信号源的导向矩阵为其中AN(θ,r)导向矩阵的第k列导向矢量,
步骤二:设计目标适应度函数F1,F2,F3,具体为:
1.设计求解远场源角度目标适应度函数F1:
对于第t次快拍阵元接收向量x(t),可构建协方差矩阵其中上标‘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T为最大快拍采样数,对R进行特征分解其中,信号子空间Us为(2N+1)×K维,噪声子空间Un为(2N+1)×(2N+1-K)维,K×K维的对角矩阵Vs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由K个较大特征值构成的,(2N+1-K)×(2N+1-K)维的对角矩阵Vn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由剩余2N+1-K个较小特征值构成;
构建求解远场角度的适应度函数其中:θ为待估计矢量,trace为求迹函数,为导向矩阵的映射矩阵;
2.设计求解近场源角度目标适应度函数F2:
构造一个只包含信源角度信息的四阶累积量矩阵C1,C1中元素可以表示为
其中:C1是(2N+1)×(2N+1)维的矩阵,其中上标‘*’表示共轭,E代表求均值;
构建远场信源的虚拟导向矢量矩阵其中为第k个远场源角度估计值,构建分离算子其中上标‘+’表示矩阵的伪逆,远场源得四阶累积量矩阵通过四阶累积量矩阵的差分C3=C1-C2获得近场源的四阶累积量矩阵C3,对C3进行特征分解其中,UC,n为(2N+1)×(2N+1-K+K1)维的噪声子空间,UC,s为(2N+1)×(K-K1)维的信号子空间,(K-K1)×(K-K1)维的对角矩阵VC,s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由(K-K1)个较大特征值构成的,(2N+1-K+K1)×(2N+1-K+K1)维的对角矩阵VC,n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由剩余2N+1-K+K1个较小特征值构成;
构建求解近场角度的适应度函数其中:为待估计矢量,为虚拟导向矢量矩阵的映射矩阵,
3.设计求解近场源距离的目标适应度函数F3:
构建求解近场源距离的适应度函数其中:为近场源角度的估计值构成的矢量,r为待估计矢量,为导向矩阵的映射矩阵,满足以下关系式:
4.为了分离获得远场源的角度、近场源的角度和近场源的距离,需要依次计算根据量子鼠群机制最大的适应度函数值Fξ,ξ=1,2,3,初始时令ξ=1;
步骤三:根据ξ的取值初始化量子鼠群、经验因子和环境因子,同时选取相应的Fξ作为量子鼠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
步骤四:使用模拟量子旋转门通过环境因子和经验因子实现量子个体的寻优搜索过程;
步骤五:更新第g+1代的量子最优位置,并更新经验因子和环境因子;
步骤六:判断g+1与G之间的大小关系,若g+1<G,G为最大迭代次数,则令迭代次数g=g+1,并返回步骤四;若g+1=G则输出最优量子位置的映射态作为输出参数
步骤七:若ξ<3则ξ=ξ+1,并返回步骤三;若ξ=3,则将得到的作为远场角度估计值,作为近场角度估计值,作为近场距离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5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气门座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