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十六元大环内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1042.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栋;葛海霞;张绍勇;齐欢;张立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6;A01N43/90;A01P5/00;A01P7/02;C12P19/62;C12N1/14;C12R1/80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左群住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十六 元大环 内酯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制备大环内酯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或化合物2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保藏号为CICC40293的灰黄青霉菌株Peniciliumgriseofulvum,划线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在20-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将活化后的菌种转接于豆粕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28℃,250rpm的水平摇床中培养40小时,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每瓶1ml转接于新鲜豆粕液体培养基中100mL中,在180rpm/min,28℃条件下培养24h后,分别向每瓶中加入1mL有机溶剂溶解的浓度为10mg/mL的25-methylivermectin,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化培养96小时后,得到发酵液;按上述方法发酵培养得到2L发酵液,将发酵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三次得乙酸乙酯萃取液,萃取液在50℃减压条件下浓缩至干,得到4.5g油状物质;将所得的油状物质上粒径100-200目的硅胶柱进行柱层析,用体积比100:0-60:40的氯仿:甲醇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薄层鉴定检测,得到3个组分;将组分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得到组分2-1,然后使用半制备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纯的化合物1、化合物2,其中半制备柱色谱条件:流动相为92:8的甲醇-水;色谱柱C18,9.4*250mm;检测波长:244nm;流速:1.5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50uL,收集保留时间为11.5min的峰得到化合物1,收集保留时间为15.5min的峰得到化合物2。
2.一种制备大环内酯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化合物选自化合物3或化合物4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保藏号为CICC40293的灰黄青霉菌株Peniciliumgriseofulvum,划线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在20-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将活化后的菌种转接于豆粕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28℃,250rpm的水平摇床中培养40小时,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每瓶1ml转接于新鲜豆粕液体培养基中100mL中,在180rpm/min,28℃条件下培养24h后,分别向每瓶中加入1mL有机溶剂溶解的浓度为10mg/mL的25-ethylivermectin,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化培养96小时后,得到发酵液;按上述方法发酵培养得到3L发酵液,将发酵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三次得乙酸乙酯萃取液,萃取液在50℃减压条件下浓缩至干,得到6.5g油状物质;将所得的油状物质上粒径100-200目的硅胶柱进行柱层析,用体积比100:0-60:40的氯仿:甲醇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薄层鉴定检测,得到3个组分;将组分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得到组分2-1,然后使用半制备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纯的化合物3、化合物4,其中半制备柱色谱条件:流动相为92:8的甲醇-水;色谱柱C18,9.4*250mm;检测波长:244nm;流速:1.5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50uL,收集保留时间为12.1min的峰得到化合物3,收集保留时间为16.0min的峰得到化合物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