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144.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露露;仇洪冰;周陬;王若楠;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36;G01S13/933;G01S13/7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组网 雷达 航迹 欺骗 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多架安装有电子干扰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的无人机组成多个飞行编组行驶在组网雷达的监测范围内,其中一组无人机飞行编组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将组网雷达发射的信号拦截并将其传递至雷达信息融合中心。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电子干扰设备再由多个飞行编组利用三圆定位法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改良,能够提高信号接收步骤的精细化,同时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信号接收设备使其形成科学的位置定位系统,更适合各种环境对雷达位置进行判断,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组在干扰过程中不具备对雷达组网位置进行定位的效果,不便于后续作战过程中对组网雷达进行精确打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欺骗干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和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组网雷达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组网雷达通过一个中心站执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利用通信链路将多部不同体制、不同频段和不同工作模式的雷达系统连接起来,依靠融合技术将网内各传感器的信息合成最全面的可靠情报。与单雷达相比,组网雷达具有更高的跟踪检测识别概率、更宽的空间覆盖范围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这使得雷达的整体抗干扰性能得到提升。同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无人机应用到电子战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采用无人机集群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样式成为了未来电子战的重要选择。通过多无人机编队合作,欺骗干扰雷达伪造出虚假目标,从而误导敌方组网雷达判断,削弱敌方势力,提高我方作战力量的生存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具备可对组网雷达位置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组在干扰过程中不具备对雷达组网位置进行定位的效果,不便于后续作战过程中对组网雷达进行精确打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多架安装有电子干扰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的无人机组成多个飞行编组行驶在组网雷达的监测范围内;
S2:其中一组无人机飞行编组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将组网雷达发射的信号拦截并将其传递至终端服务器;
S3:终端服务器对信号频段进行对比解析,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至多个无人机飞行编组内;
S4:接收到信号的无人机飞行编组对干扰目标进行分配,并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发射与组网雷达相同频段的前置或滞后信号,使组网雷达监测到空间同一位置的虚假目标,同时多个无人机编组利用信号接收设备对组网雷达相同频段进行搜索,并利用三圆定位法对雷达的各个位置分别判断定位。
所述无人机、电子干扰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的表面均通过贴附电磁脉冲防护薄膜达到隐身的效果。
所述无人机内部安装有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无人机利用经过加密模块加密后的频段与终端服务器进行交流并对数据进行传输。
所述通讯模块的型号为249-119;
所述加密模块是运行有IDEA加密标准的PGP系统。
所述终端服务器能够发送领航指令修改无人机飞行编组的姿态角度和无人机的移动速度。
所述信号接收设备通过旋转调节结构与无人机进行连接。
所述旋转调节结构的俯仰范围从负90度到90度、刻度精度为0.1度;方位范围从负120度到120度、刻度精度为0.1度;旋转速度为1度每秒。
所述电子干扰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雷达信号确定目标数量。
所述电子干扰设备的型号为
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的型号为ZR6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孔机器人变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恶意软件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