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5177.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舰;刘丽丽;赵雪梅;黄梦蝶;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硬度 特性 界面 传感 信息 融合 偏好 识别 方法 | ||
1.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煤岩的硬度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所述煤岩进行浇筑,获得待测煤岩;采集采煤机的传感器信号,并进行特征提取,构建信号特征数据库;通过对所述信号特征数据库进行数据拟合与权重分配,获得所述传感器信号的权重偏好值;基于CNN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对所述权重偏好值进行权重优化,获得目标权重系数,基于所述目标权重系数,对所述待测煤岩的煤岩界面进行识别;
所述数据拟合与权重分配为分析所述传感器信号的线性、非线性关系,获得所述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斜率,根据所述变化斜率获得所述传感器信号的权重偏好值;
所述权重偏好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i、kj为所述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斜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煤岩的硬度进行分类,具体通过煤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获得煤岩的硬度系数f,根据所述硬度系数f进行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硬度系数f,将煤的软硬程度分为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
所述第一区间f1.5时为软煤,所述第二区间1.5f3时为中硬煤,f3时为硬煤;
根据所述硬度系数f,将岩的软硬程度分为第四区间、第五区间、第六区间;
所述第四区间f3时为软岩,所述第五区间3f8时为中硬岩,所述第六区间f8时为硬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煤、岩的分类区间获得煤岩硬度的分类结果;
所述分类结果包括软煤软岩、软煤中硬岩、软煤硬岩、中硬煤软岩、中硬煤中硬岩、中硬煤硬岩、硬煤软岩、硬煤中硬岩、硬煤硬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煤机的传感器信号包括振动信号、电流信号、声发射信号、温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对所述传感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度特性的煤岩界面多传感信息融合偏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特征数据库中的非线性数据通过Origin软件进行分析,线性数据通过matlab中的nlinfit函数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1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