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966.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乐氏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C11B5/00;C11B1/04;C11B1/10;C07C51/363;C07C51/367;C07C62/3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式 脂肪酸 豆油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大豆6000-7200份、抗氧化剂组合物0.15-0.3份;
抗氧化剂组合物通过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一:将丙酮加入烧瓶中,再加入N-溴代琥珀酰亚胺充分溶解,向烧瓶中加入鼠尾草酸,在60-80℃的条件下反应30-45min,分馏得到中间产物1,将中间产物1加入碱性溶液中水解得到中间产物2;
步骤二:将中间产物2用甲苯溶解,加入烯丙醇,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和125-130℃的条件下反应45-60min,分馏浓缩得到中间产物3;
步骤三:将二氯甲烷装入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3和没食子酸,充分溶解,再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加热回流11-12h进行后处理,得到中间产物4;
步骤四:将中间产物4加入烧瓶中用四氢呋喃溶解,在常温和Pd(PPH3)4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2-3h,进行后处理得到抗氧化剂A;
步骤五:将抗氧化剂A与迷迭香酸混合,得到抗氧化剂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碱性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丙酮、N-溴代琥珀酰亚胺、鼠尾草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00mL:0.5mol:0.5mol:2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中间产物2、烯丙醇、甲苯和对甲苯磺酸的用量比为0.5mol:10mL:100mL:0.08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脱水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二氯甲烷、中间产物3和没食子酸的用量比为100mL:0.5mol:0.5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中间产物4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5mol:2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抗氧化剂A和迷迭香酸的用量比为0.5mol:0.35mo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大豆用清水浸泡22-24h,沥干水分后破碎成大豆颗粒,将大豆颗粒在70-80℃的条件下软化15-30min;
步骤S2:将软化后的大豆颗粒压制成片状的豆坯,压制后的豆坯厚度为0.2-0.3mm;在150-210℃的条件下将豆坯挤压膨化,制成膨化油料;
步骤S3:将膨化油料浸泡在丙酮中,再用丙酮进行喷淋渗透30-45min,反复操作3-5次,得到混合油;将混合油用间接蒸汽加热,蒸脱溶剂,在110-115℃的条件下,将处理后的混合油用蒸发器进行汽提处理,进一步脱除丙酮,得到毛油;
步骤S4:将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后进行脱色处理;向脱色后的毛油中加入抗氧化剂组合物,得到半成品油;将半成品油用真空蒸汽脱臭法进行脱臭处理,得到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膨化油料与丙酮的用量比为2000g:40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乐氏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乐氏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9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