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848.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活;张健;田飞;陈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可燃 气体 泄漏 识别 系统 船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及船舶,在船舶上安装由若干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低温淡水膨胀箱、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若干监测透气管、监测透气总管、可燃气体检测箱、透气桅等组成的识别系统;每个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监测透气管,所有的监测透气管汇总连接监测透气总管一端,监测透气总管另外一端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通过可燃气体检测箱监测是否有可燃气体泄漏,再由每一路监测透气管验证发生泄漏的管路是哪一路。通过本发明的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在监测是否有泄漏的同时还可以快速锁定具体发生泄漏的管路,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泄漏的进一步扩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安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及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对船舶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船舶逐渐采取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越来越多船东的青睐,双燃料发电机在使用LNG作为燃气便可以满足排放要求。
如果双燃料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可燃气体泄漏的问题,有可能会有可燃气体混入发电机高温水系统中,并通过发电机高温水透气进入低温淡水膨胀箱。
根据船舶规范要求,需要在低温淡水膨胀箱的透气管路上安装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用于监测低温水系统中是否存在可燃气体泄漏的问题。但是船舶上一般会配备多台发电机,即使在低温淡水膨胀箱的透气管路监测到可燃气体泄漏,也无法快速锁定具体是哪台双燃料发电机产生了泄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及船舶,借助该系统可以快速锁定泄漏可燃气体的双燃料发电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可燃气体泄漏,提升船舶安全性能,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船用发电机可燃气体泄漏识别系统,应用在船舶上,该系统包括若干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低温淡水膨胀箱、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若干监测透气管、监测透气总管、可燃气体检测箱、透气桅;若干所述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分别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连接在透气桅和低温淡水膨胀箱之间;每个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监测透气管,监测透气管汇总连接监测透气总管一端,监测透气总管另外一端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监测透气管上设有第一取样阀;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和可燃气体检测箱之间连接有第一检测支管,监测透气总管和可燃气体检测箱之间连接有第二检测支管;第一检测支管上设有第二取样阀,第二检测支管上设有第三取样阀。
进一步地,可燃气体检测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火焰捕捉器、真空泵、流量报警、可燃气体传感器,可燃气体检测箱前端还连接有取样滤器,取样滤器和可燃气体检测箱之间连接有管路,第二取样阀和第三取样阀分别通过取样滤器及管路连接可燃气体检测箱内的火焰捕捉器,可燃气体传感器连接透气桅。
进一步地,可燃气体传感器和透气桅之间还设有防火网。
进一步地,监测透气管与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连接处呈T型;在该T型连接处,检测透气管竖直向上,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一端竖直向下。
进一步地,监测透气总管与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连接处,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竖直设置,监测透气总管倾斜向上设置,监测透气总管与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之间呈锐角夹角。
进一步地,监测透气总管与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不超过75°。
进一步地,取样滤器和可燃气体检测箱之间的管路倾斜向上设置且长度不超过50m。
进一步地,取样滤器设置在第二取样阀和第三取样阀的上方,取样滤器距离第二取样阀和第三取样阀的高度不小于1m且距离取样点的水平距离在3-5m。
进一步地,低温淡水膨胀箱内装有水,发电机高温水透气管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的一端插入水面以下,低温淡水膨胀箱透气管连接低温淡水膨胀箱的一端位于低温淡水膨胀箱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