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812.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尤山泉;蒋文隆;常其民;姜信德;杨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为升电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福兴***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及其 飞行 控制 方法 | ||
一种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该无人机的一非旋转式雷达模块侦测到一前方区域的至少一第一回波信号以及一底侧区域的一第二回波信号。根据该第一回波信号以及该第二回波信号得到位于该无人机前方的一障碍物的一空间信息,该空间信息至少包括该障碍物相对该无人机的一水平距离以及该障碍物相对一地面的一高度差。当该水平距离以及该高度差符合一预警条件时产生一预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无人机,且特别关于一种避障及/或地形侦测的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户外或室内的环境中,执行例如监视或观察等各种任务。无人机一般可以由使用者遥控操作,也可以透过程序及座标进行自动导航与飞行。无人机可以配备摄影机及/或侦测器等设备,以在飞行时提供影像,或是天气、大气条件、辐射值等各种信息。无人机还可以具有货舱,以供装载各种物件。因此,无人机多元的应用潜力使其不断的在蓬勃发展当中。
当无人机应用在自动飞行巡检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可能的地形或障碍物。因此,如何让无人机有效可靠的避开地形或障碍物,避免碰撞或损坏,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开障碍物。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无人机,可以有效的避开障碍物。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本发明的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获取该无人机的一非旋转式雷达模块侦测到一前方区域的至少一第一回波信号以及一底侧区域的至少一第二回波信号;步骤1-2:根据该第一回波信号以及该第二回波信号得到一障碍物的一空间信息,该空间信息至少包括该障碍物相对该无人机的一水平距离以及该障碍物相对一地面的一高度差;以及步骤1-3:当该水平距离以及该高度差符合一预警条件时产生一预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非旋转式雷达模块包括侦测该第一回波信号的一前视雷达以及侦测该第二回波信号的一仿地雷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步骤1-2,该水平距离以及该高度差的取得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该前视雷达侦测的该第一回波信号得到该障碍物相对该无人机的一第一相对距离D1以及一第一夹角θ1,该第一夹角θ1为该障碍物至该无人机的一假想线以及一假想平面之间所夹者;
根据下式得到一第一高度差H1;
H1=D1×sinθ1
利用该仿地雷达得到该无人机相对该地面的一高度差HUAV,且根据下式得到该障碍物和该地面之间的该高度差HTa;
HTa=HUAV-H1
根据下式得到该障碍物相对该无人机的该水平距离:
DTa=D1×cosθ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前视雷达包括一短距天线以及一长距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短距天线具有一100m之内的侦测距离,该长距天线具有一介于50m至300m之间的侦测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步骤1-2,该水平距离以及该高度差的取得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该长距天线侦测的一长距回波信号得到该障碍物相对该无人机的一第一相对距离D1以及一第一夹角θ1,该第一夹角θ1为该障碍物至该无人机的一假想线以及一假想平面之间所夹者;
根据下式得到一第一高度差H1;
H1=D1×sin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为升电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为升电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