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式发酵面制品生胚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274.5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雨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3/3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6399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式 发酵 制品 技术 | ||
本发明所述的中式发酵面制品生胚技术属于面点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生胚包子的原料重量配比为:1.包点粉100份;2.酵母0.8‑2.0份;3.生胚面制品专用改良剂0.3‑1.0份;4.生胚面制品专用泡打粉0.3‑1份;5.糖2.0‑8.0份;6.盐0.1‑0.6份;7.食用油0.5‑1份;8.水42‑45份;生产生胚包子的简要工艺流程为:1.准备原辅料;2.和面;3.压面;4.成型;5.醒发;6.采用液氮制冷方式速冻;7.包装;8.入‑18度冷库;9.储运;本发明采用的是先醒发技术加液氮速冻工艺,用户把生胚产品从冷库取出来以后,无须解冻和醒发可以直接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点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式发酵面制品生胚技术。
背景技术
一、中式发酵面点制品生产企业,目前的工艺和技术只停留在工厂生产熟制产品,基本的生产流程是1.准备原辅料 2.和面 3.压面 4.成型 5.醒发 6.蒸制 7.冷却 8.冷冻9.包装 10.入冷库。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三餐的主食要热着吃,因此工厂生产的包子、馒头、发面馅饼、煎包、烧饼、发糕在食用之前都要进行二次加热。二次加热以后的这些产品,尤其是带馅类的产品,比如包子和馅饼经过二次加热会出现一些问题:1.变色 2.收缩 3.塌陷 4.开裂 5.掉底 6.皮不劲道口感变差 7.面皮没有面香味 8.馅里没有汤汁 9.素馅颜色变深变化大、10.表皮失水干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式发酵面点制品生产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时间难以全面的解决。
二、具有中央厨房的连锁餐饮企业,在经营初期由于门店少,出现的问题自然就少。当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之前的经营模式是每个门店产品都是现做,相应的带来了很多隐患问题。1.店面营业面积大,2.每个店的人员配置多,3.设备的投入大,4.人员的流动性大难以管控,5.整体的投入大,不利于快速扩张,6.由于每个店的技师技能水平和素养不同,使每个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统一的标准,从而降低了公司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公司的整体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只有这些企业,能够具备生产生胚产品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现实问题。1.中式发酵面点制品的生产企业,无论是生产馒头、包子、发面馅饼、烧饼、煎包、发糕,还是与这些生胚产品对应的生胚面团,都可以在工厂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大批量的生产。随着国内冷链物流业快速的蓬勃发展,使生产这些发酵生胚面点制品的企业,销售半径越来越大。2.具有中央厨房的连锁餐饮企业,具有生胚面点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后,可以给每个门店配送生胚半成品,也可以配送生胚面团,到门店直接分割和整形,这样使每个门店的产品质量稳定和标准统一。门店营业面积的设置灵活性拉大,人员配置上相应的减少了,设备投入大大的减少,操作空间明显减小,门店原辅料的仓储减少,利于标准化批量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整体的投入大大的减少,给加盟商的门槛降低了,并且能够快速地扩张门店的数量。3.除生胚面团需要分割和整形以外,其它生胚产品都可以直接采用对应的蒸、烤和煎的方法快速熟制。不需要解冻和醒发,尤其是生产早餐类型的企业,对于出成品速度有要求的更适合此类产品。
再有,目前有一种生胚包子后醒发工艺,生产工艺流程是1.准备原辅料 2.和面3.压面 4.成型 5.氟利昂制冷机速冻 6.包装 7.入-18°冷库,这种后醒发工艺有特别突出的缺陷。1.后期熟制工艺复杂,2.常温解冻难以控制,3.出成品的时间长,4.要低温或常温解冻60分钟左右,5.醒发30-50分钟6.蒸15-18分钟。这种后醒发工艺最大的缺点,就是解冻和醒发时间长,尤其做早餐行业的难以接受,使操作工工作时间增加,对每天的销售量无法控制,由于做早餐行业的,受店面的面积制约,很少具备低温储存柜或低温库,因此只能用室内常温醒发,又由于受时间、地域,季节的不同,每个门店的面点师技术水平和个人素养的不同,常温解冻的标准难以控制更难统一,导致次品率非常高。生胚包子的后醒发工艺,目前市场上难以推广和接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雨,未经张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