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集成型发光装置及发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880.2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元量;山田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46;H01L33/50;H01L33/54;H01L33/56;H01L33/58;H01L33/62;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孙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集成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二次透镜,可进行宽配光的发光装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基体(101),其具有导体配线(102);发光元件(105),其安装在所述基体(101)上,在上表面具有光反射膜(106);密封部件(108),其覆盖发光元件(105),密封部件(108)的高度(H)与宽度(W)之比(H/W)小于0.5。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0月08日、申请号为201611144127.6、发明名称为“发光装置、集成型发光装置及发光模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集成型发光装置及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电子零件被提出并投入实用化,它们所要求的性能也提高。特别是,电子零件要求即使在严酷的使用环境下也维持长时间性能。这样的要求对于利用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也不例外。即,在普通照明领域或车载照明领域,发光装置要求的性能日益提高,要求更高的输出(高亮度)化及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发光装置也要求一边维持这些高性能,一边以低价格供给。
在液晶电视使用的背光灯或普通照明器件等中,重视设计制造并对薄型化的期望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发光装置,通过在倒装片安装于副安装件上的发光元件的上表面设置反射器,从而实现背光灯的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948号文献
根据专利文献1的发光装置,虽然可实现宽配光化的发光装置,但随着背光灯的薄型化,希望可实现更宽的配光的发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设立的,其提供一种在不使用二次透镜的情况下可进行宽配光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基体,其具有导体配线;发光元件,其安装在所述基体上,发出第一光;光反射膜,其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密封部件,其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和光反射膜,所述密封部件的高度(H)与宽度(W)之比(H/W)小于0.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使用二次透镜即可进行宽配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膜的光透射率的角度依赖特性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光反射膜的波长带宽与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的关系的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配光特性图;
图5是使用了二次透镜的比较例的发光装置的配光特性图;
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1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2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3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4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5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6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G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7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H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8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6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No.9的配光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之一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