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消化食品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5772.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立贤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185;A23L33/19;A23L33/17;A23L33/175;A23L33/15;A23L33/155;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成都市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食品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消化食品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取食材→添加酶制剂→混匀发酵→干燥→包装,酶制剂以酶液的形式存在,且酶制剂中蛋白酶活力1000‑1500U/100g原料,淀粉酶活力300—500U/100g原料,混匀发酵的时间为24‑72h,温度55‑60℃,干燥的温度为45‑55℃。本发明中通过酶制剂将混合食材中的有机物进行预消化,酶制剂将有机物水解成短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可以用于特种营养流质食物或特殊膳食增补剂,且适度水解过的有机物失去引发人体过敏的能力,水解状态有机物是预消化的,可快速被利用,帮助胃肠功能低的人群消化食物,降低人体胃肠消化负担,满足人体所需日营养量,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消化食品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物质的酶水解操作的基本目的是物质化学键的断裂。通常水解产物的制备是这样实现的:对方法有效性而言,物质至少是部分可溶的条件下掺入酶制剂和该物质的水悬浮液;该水解产物的制备旨在用其本身作为消费食物产品,如用作营养目的,或香味料之类的其它用途或制备其它产品,或用来获得为这些或其它用途的特殊产品成分或多成分。酶制剂和其它试剂的选择取决于水解物质组成的化学结构和所需水解产品的规格。
现如今,胃肠道消化不好的人群由于消化系统差,摄入的食物不易被身体吸收,只能摄入少量的食物,不能满足人体所需求的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消化食品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如今的胃肠道消化不好的人群由于消化系统差,摄入的食物不易被身体吸收,只能摄入少量的食物,不能满足人体所需求的营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消化食品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取食材→添加酶制剂→混匀发酵→干燥→包装;
每100份的食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30-40份麦芽糊精、25-35份优质蛋白、10-15份氨基酸预混料、10-15份低聚糖和5-10份维生素预混料;
所述酶制剂以酶液的形式存在,且酶制剂中蛋白酶活力1000-1500U/100g原料,淀粉酶活力300-500U/100g原料。
作为优选,每100份的食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35份麦芽糊精、30份优质蛋白、15份氨基酸预混料、15份低聚糖和5份维生素预混料.
作为优选,每100份的食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40份麦芽糊精、25份优质蛋白、10份氨基酸预混料、15份低聚糖和10份维生素预混料。
作为优选,所述优质蛋白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40-50%大豆分离蛋白、20-30%水解乳清蛋白、15-25%浓缩乳清蛋白和5-10%胶原蛋白。
作为优选,所述氨基酸预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20-30%苏氨酸、15-25%赖氨酸、15-25%组氨酸、15-20%异亮氨酸和5-10%丝氨酸。
作为优选,所述低聚糖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30-40%聚葡萄糖、20-30%低聚半乳糖和30-40%低聚果糖。
所述维生素预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15-25%维生素A醋酸酯油、15-20%维生素B、10-18%维生素D3、15-20%叶酸、10-15%维生素K1和10-15%肌醇。
作为优选,所述酶液采用一种或几种酶制剂发酵液、或酶制剂发酵液的滤液、或酶制剂发酵液的滤液经过浓缩后的浓缩液。
作为优选,所述混匀发酵的时间为24-72h,温度55-60℃。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立贤,未经付立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智能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可穿戴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