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ABS塑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108.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牡丹 |
地址: | 5235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abs 塑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ABS塑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丁二烯胶乳的合成:丁二烯原料投入聚合釜中,反应温度90‑93摄氏度,用液氨冷却,丁二烯转化率80%‑83%,物料在釜中停留时间约16小时。反应后,胶乳进脱气槽减压脱灰发物,回收的丁二烯经压缩冷凝后循环使用,脱气后的胶乳经陈化3‑4天后,送入储槽供ABD接支使用。本发明将PLA与不同含量的ABS弹性体熔融共混,制备了韧性得到一定改善的PLA/ABS生物降解材料,ABS弹性体可提高PLA的高温分解温度,材料内部的生物膨胀剂受外部条件影响,使材料中分子变大,分子外层越来越薄,ABS含量为10%的共混表现出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ABS塑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纤维制品在工业上被大批量生产,且同时被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许多制品在自然环境中不降解或降解时间过长,因此,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
ABS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中,苯乙烯使ABS具有良好的模塑性、光泽和刚性;丙烯腈使ABS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腐蚀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低温回弹性,故使得ABS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其最大的应用领域是汽车、电子电器和建材,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鞋材、包装、家具、体育和娱乐作品、机械和仪表工业中。
在以往,ABS材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随同其他垃圾一起掩埋(城市处理方法)、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中(农村处理方法),或者就地燃烧,这些处理方法不仅浪费资源,重要的是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降解ABS塑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降解ABS塑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丁二烯胶乳的合成:丁二烯原料投入聚合釜中,用液氨冷却,丁二烯转化率80%-83%,物料在釜中停留时间约16小时,反应后,胶乳进脱气槽减压脱灰发物,回收的丁二烯经压缩冷凝后循环使用,脱气后的胶乳经陈化3-4天后,送入储槽供ABD接支使用;
S2:制备ABS接支粉料:将丙稀腈,苯乙烯单体和聚丁二烯胶乳加入到反应釜中,添加乳化剂和引发剂,从反应釜末端出来的ABS乳液进入两个串联的搅拌槽,凝聚后得到的悬浮于母液中ABS细颗粒经带式过滤器洗涤后干燥;
S3:掺混与造粒:将PLA及ABS接支粉料分别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80℃下干燥10h,然后按PLA/ABS接支粉料为60/40的配比称取,同时添加少量抗氧剂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选用双螺杆挤出机,使塑料在机筒内经过电热圈加热及机筒螺杆旋转摩擦增热进行预塑熔融注射入型腔内,经冷却开模顶出,再采用平板硫化机形成可降解ABS塑料厚度片材,裁切后形成可降解ABS塑料颗粒。
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聚合釜的反应温度90-93℃。
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共使用4个串联的反应釜,且前三个进行接支反应,最后一个是陈化釜,所述反应釜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两个串联搅拌槽的作用分别为凝聚和熟化,所述凝聚作用的搅拌槽内投入凝聚剂,且凝聚剂为稀硫酸或明矾,凝聚温度90度。
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洗涤后干燥的ABS树脂含水量可小于0.5%-1%。
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乳化剂为油酸钾皂,引发剂为过氧化异丙苯,反应温度为90度,单体的转化率为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