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酸口溶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449.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蔡正军;李佳凯;杨卓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519;A61K47/20;A61K47/32;A61K47/38;A61K47/14;A61P9/00;A61P9/1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信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酸 口溶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叶酸口溶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叶酸口溶膜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叶酸10~4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55份、共聚维酮15~40份、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0份以及柠檬酸三乙酯5~30份。本发明的叶酸口溶膜剂通过选择适当的辅料,并结合科学的用量配比,使得所得的叶酸口溶膜剂在口腔内溶解、口腔内部分吸收、无需饮水、服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叶酸口溶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酸缺乏症是指叶酸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叶酸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与叶酸摄入不足和叶酸吸收不良有关。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皮肤改变、口腔不适、生育异常,可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精神神经异常的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进行补充治疗。
叶酸在人体中具有很多作用,对于不同人来说也发挥着不同作用。比如孕妇人群,服用叶酸可以预防视神经管发育畸形,也就是常说的怕孩子长的不好,发育有问题。一般孕妇人群每天需补充0.4-0.8mg的叶酸。还有一类人群,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因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都有可能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所以这类患者可以补充叶酸,每天补充5mg比较合适。另外,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也可以服用叶酸,叶酸帮助降低半胱氨酸,预防心血管风险。叶酸可能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双重角色,其一是在肿瘤发生之前对损伤DNA的保护作用,其二是通过增加细胞增殖率和侵袭性作为促进肿瘤进展的一个因子。高叶酸环境增加致癌性和癌细胞扩散的证据正在逐步增加。美国的一份临床报告显示,一位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补充包含8mg叶酸和5mg维生素B12的高剂量混合物时,PSA开始升高。PSA达到峰值时血清叶酸为303.6nmol/L。当撤除叶酸强化的饮食,中断叶酸供应,血清叶酸水平降至9.06nmol/L。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PSA在2周内开始下降,最低降至2.08ng/ml。
目前补充叶酸用药多为片剂,美国上市的为1mg规格叶酸片,国内批准的为5mg规格叶酸片,该剂型口感差,需要饮水吞服,孕妇儿童服用顺应性差。
叶酸溶解度很低,实验室测定其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为1.1ug/ml,在pH6.8介质中饱和溶解度为719ug/ml,在水中属于难溶性药物,碱性介质中溶解度增大。口溶膜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叶酸溶解然后涂膜,若制备过程中叶酸不能完全溶解涂膜后有颗粒存在会影响口感。口腔黏膜吸收(Buccal absorption或Oral absorption),是一种透过口腔内扩散作用的吸收方式。药物或是营养物质可透过口腔黏膜渗透到微血管,再将其带入体内循环,如此一来,可避免肝脏、胃肠道、酵素的破坏,增强效果。开发叶酸口溶膜剂,增加了叶酸的吸收部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制备口溶膜过程中,若叶酸不能完全溶解,涂膜后有颗粒存在,也会影响叶酸被口腔黏膜的吸收。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服用方便,易于吸收的叶酸口溶膜剂。口溶膜剂增加了吸收部位,能提高叶酸药物利用率。叶酸临床还被用于心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老年疵呆等众多饮水不便人群,口腔速溶膜剂,无需给水服用,适用于这些人群。
在口溶膜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增溶剂,促使叶酸完全溶解,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叶酸口溶膜剂,其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叶酸10~4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55份、共聚维酮15~40份、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0份以及柠檬酸三乙酯5~30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如上所述的叶酸口溶膜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a)将各成分与水混匀得到含药溶液;
b)对所述含药溶液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经涂膜,干燥,剥离,得到叶酸口溶膜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