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爬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5003.5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南;李兵;刘蕾;陈国栋;权子奇;吴玉;余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28;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爬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爬行装置,其包括:驱动载体、安装于驱动载体后端上下两侧的四个后端行走轮、对应安装于驱动载体前端上下两侧的四个前端行走轮,每个后端行走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每个后端行走轮与对应的前端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同步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中,每个后端行走轮都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每个后端行走轮与对应的前端行走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并同步转动,使所有的行走轮都变成驱动轮,只要在管道爬行装置的作业范围内,不论是否有行走轮相对于管道内壁悬空,都能够保证有驱动力驱动其在管道内壁爬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爬行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爬行装置在管道中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管道中存在变径头或者管道圆柱度误差比较大的管道,此时,容易出现管道爬行装置的一部分行走轮悬空的状态。如果悬空的行走轮正好是驱动轮,就会造成管道爬行装置失去动力,停在管道中无法取出,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使用。
例如,现有技术揭示了一种正方体型管道爬行装置,其驱动轮为后端或者单侧的驱动轮,不能适应变径头或者管道圆柱度误差较大的管道,容易出现驱动轮悬空、从动轮无动力而导致整个管道爬行装置停在管道中的风险。现有技术还揭示了一种伞形变径管道爬行装置,其虽然可以在变径头或者管道圆柱度误差较大的管道内工作,但是,伞形变径管道爬行装置必须多节组合使用,增加了整个管道爬行装置的长度、重量和复杂程度。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管道爬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管道爬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爬行装置,其包括:驱动载体、安装于驱动载体后端上下两侧的四个后端行走轮、对应安装于驱动载体前端上下两侧的四个前端行走轮,每个后端行走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每个后端行走轮与对应的前端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同步转动。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后端行走轮与对应的前端行走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转动。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前端行走轮、后端行走轮为包胶行走轮,包胶行走轮上设有卡齿,所述同步带与卡齿对接。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轮的表面包覆有聚氨酯。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载体的前端设有云台,云台上设有云台相机。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壳。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载体上设有顶紧气缸,顶紧气缸将行走轮紧贴管道内壁。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管道爬行装置进一步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为顶紧气缸提供气源。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管道爬行装置进一步包括线缆绞车和控制台,线缆绞车通过线缆与管道爬行装置相连,控制台控制管道爬行装置在管道内的行走。
作为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线缆包括气管、电源线、钢丝绳和信号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管道爬行装置中,每个后端行走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每个后端行走轮与对应的前端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同步转动,使所有的行走轮都变成驱动轮,只要在管道爬行装置的作业范围内,不论是否有行走轮相对于管道内壁悬空,都能够保证有驱动力驱动其在管道内壁爬行。
通过前端行走轮和后端行走轮的同步转动,可减少驱动电机的数量,只需上下各有两台电机即可实现整个管道爬行装置的全轮驱动,整个管道爬行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在小直径的管道内部爬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