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钟电路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252.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管璐璐;薛柯;李曙光;熊廷文;浦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3 | 分类号: | H03K5/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杨明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钟电路及电子设备,时钟电路包括:参考电压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参考电压;第一充放电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充电电压;第二充放电模块,用于提供第二充电电压;叠加积分模块与参考电压提供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及第二充电模块均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充电电压及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叠加处理,以生成充电电压,并对充电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及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积分运算,以得到平均充电电压;叠加积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参考电压及平均充电电压持续调节叠加积分模块输出的第二参考电压的值的大小,直至第一参考电压的值与平均充电电压的值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从而消除延时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时钟频率作温度特性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钟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时钟电路作为微处理器芯片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性能优劣对微处理器芯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应用需求,会选取不同的时钟模块。晶振时钟电路能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可以用来计时和外部交互,需要外接一个晶体振荡器器件。在射频电路中,加入锁相环电路来提供高频(MHz甚至GHz级)、高精度的时钟源。最常用的RC时钟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也不需要外部元器件,电路功耗也小,通常能提供几十KHz到几十MHz的时钟源。
但传统RC时钟电路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时钟频率随温度及制备工艺变化较大,导致无法提供高精度的时钟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时钟电路及电子设备,解决时钟频率随温度及制备工艺变化较大,导致无法提供高精度时钟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时钟电路,包括:
参考电压提供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流源提供的偏置电流生成第一参考电压;
第一充放电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第一电流源进行充电,以生成第一充电电压;
第二充放电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第一电流源进行充电,以生成第二充电电压;
叠加积分模块,与所述参考电压提供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及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均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充电电压及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叠加处理,以生成充电电压,并对所述充电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积分运算,以得到平均充电电压;所述叠加积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及所述平均充电电压持续调节所述叠加积分模块输出的第二参考电压的值的大小,直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值与所述平均充电电压的值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
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时钟电路中,设置参考电压提供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流源提供的偏置电流生成第一参考电压;第一充放电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第一电流源进行充电,以生成第一充电电压;第二充放电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第一电流源进行充电,以生成第二充电电压;与参考电压提供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及第二充电模块均连接的叠加积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充电电压及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叠加处理,以生成充电电压,并对充电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及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积分运算,以得到平均充电电压;叠加积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并根据第一参考电压及平均充电电压持续调节叠加积分模块输出的第二参考电压的值的大小,直至第一参考电压的值与平均充电电压的值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在理想状态下取0,即第一参考电压的值与平均充电电压的值相等,从而消除传统RC时钟电路中因比较器随工艺及温度变化的延时时间Td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时钟频率作温度特性补偿,使得时钟频率变化保持在0.2%以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加积分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于连接第一时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