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SARS-CoV-2抗原和IgG/IgM抗体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938.8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韩琳;张宇;王春华;刘宏;邢志青;陈莉;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讯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B01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房一粟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检测 sars cov 抗原 igg igm 抗体 微流控 生物芯片 | ||
1.快速检测SARS-CoV-2抗原和IgG/IgM抗体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带有检测条形码阵列的GOQDs基层;
(2)利用基底和ICP刻蚀工艺制作基底模具;
(3)利用步骤(2)获得的基底模具制备PDMS层,其上打孔产生抗体/抗原阵列的出入口,打孔后将其与步骤(1)中获得的GOQDs基层结合形成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将捕获抗体/抗原特异性探针加载到获得的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与芯片上微通道相连的入口中,将抗体/抗原探针阵列微打印在微通道内的基层上,获得加载捕获抗体/抗原的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
(4)再制作两个PDMS层,将两个PDMS层对齐后烘烤,形成精确定量样品检测PDMS层;
(5)步骤(3)获得加载捕获抗体/抗原的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和步骤(4)获得的精确定量样品检测PDMS层结合,即可形成快速检测SARS-CoV-2抗原和IgG/IgM抗体的微流控生物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制备带有检测条形码阵列的GOQDs功能化底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玻璃基板清洗后使用APTES溶液处理,清洗后获得经过APTES处理后的玻璃基板;
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经过APTES处理后的玻璃基板放入GOQDs溶液中自组装GOQDs,完成后冲洗去除多余GOQDs,在带有GOQDs的玻璃基板上微打印抗体/抗原检测探针条形码阵列,获得带有检测条形码阵列的GOQDs基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PTES溶液的浓度为1-5%,所述的GOQDs溶液的浓度1-5m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基底模具为具有20-30个宽度为5-50μm的平行条带状凸起的硅片模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制备PDMS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2)中获得硅片模具放入TMCS中浸泡15-20min,将Sylgard 184A和Sylgard184B按照重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后加载到经过TMCS处理过的硅片模具上,气泡抽真空后,放入70-80℃中固化60min,将PDMS层从硅片模具上剥离,获得PDMS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两个PDMS层指的是一个厚度为0.5-1mm的PDMS层和一个厚度为2-3mm的PDMS层。
7.一种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制备的快速检测SARS-CoV-2抗原和IgG/IgM抗体的微流控生物芯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在快速检测SARS-CoV-2抗原和IgG/IgM抗体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应用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样品导入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微腔中,室温孵育3~20min,用1%的BSA从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上剥离精确定量样品检测PDMS层,1%BSA溶液冲洗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将300μL荧光共轭检测抗体复合物加载分散到整个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表面,使用1%BSA、1×PBS、0.5×PBS和去离子水依次冲洗,干燥后使用荧光扫描仪扫描间隔编码微流控生物芯片获得并分析目标抗体/抗原浓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共轭检测抗体复合物的浓度为5-20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讯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山东科讯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9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电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高压诱蚊灭蚊器